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開始意識到親子閱讀是和孩子相處的最佳方式之一,也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了親子閱讀之旅。 我們都知道故事本身就對孩子有著無窮的吸引力,但故事僅僅是故事而已,家長愿意講,孩子樂意聽,這樣很好;如果把故事的影響力擴(kuò)展到最大化,就離不開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親子與閱讀同等重要,缺一不可。那么該如何進(jìn)行高質(zhì)量的親子閱讀呢? 1.選對書本是關(guān)鍵 兒童閱讀的書本選擇可以按照年齡階段來劃分。 孩子在不同的時期,會對不同的事情感興趣。比如作為孩子啟蒙的閱讀物,繪本是最適合的。 而孩子本身的年齡所限,繪本的選擇往往落到了家長身上。所以家長要非常清楚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心智發(fā)展特征,從而把繪本的選擇正好適合孩子或者略高于孩子的身心發(fā)育就好。 同時繪本的選擇還可以按照故事類別來區(qū)分。 隨著孩子的成長,男孩和女孩喜歡的故事類別是不一樣的;同樣每個孩子的性格特征、喜好也是不一樣的;包括家長想在孩子的每個成長點提升孩子的某個品質(zhì)也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要求就給了家長對于書籍選擇的更多空間。 2.選對時間和地點 相信我們每位家長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讀書是分心情的,不是每時每刻都可以看得進(jìn)去書,也不是隨時隨地都能夠進(jìn)行有效閱讀,同樣,孩子也是一樣的。 親子閱讀不見得非要拿著書本危襟正坐,家長的腦子里應(yīng)該儲存無數(shù)的故事與應(yīng)變能力,面對多變的孩子,去適應(yīng)它,去改變親子閱讀的方法。 其次親子閱讀也是要與時間相結(jié)合的。有大一些孩子的家長是習(xí)慣性的把親子閱讀作為孩子的睡前故事,講完故事就睡覺來養(yǎng)成習(xí)慣。這樣的固定時間雖然很好,但還是要注意一點,如果僅僅是為了方便孩子睡覺,那么睡前故事就是睡前故事,不能稱之為完整的親子閱讀,它僅僅是親子閱讀的一部分。 3.繪聲繪色講述 繪聲繪色的講述故事對于大部分的媽媽來講都不應(yīng)該成為問題,但最怕的是矯枉過正或者溫暖感太足。尤其針對男孩子的媽媽。 女孩子的媽媽來講適合女生的故事時,多一些溫暖與親和力,對于女孩子的性格發(fā)展身心發(fā)育是非常有幫助的。而男孩子的媽媽如果來講一些適合男生的故事,則要注意自己講故事的表情以及語氣的變化,盡可能多一些干脆有力的聲音。 另外在某一個時期,孩子會對某一個故事或者某一類故事感興趣,百聽不厭。家長縱然再全身心投入的去講,也會有些懈怠在里面。這時候就想辦法讓孩子參與到故事中去,就是我們所謂的“代償”,讓孩子成為故事里的某一個人,和你一起互動。 以上所有的一切基礎(chǔ)在于家長能夠繪聲繪色的講述一個故事,如果不能夠,請家長可以多聽一些名家朗誦的故事,努力去模仿,或者陪著孩子一起聽故事也是親子閱讀的一種。 4.總結(jié)回顧與展望 一個好的故事可以帶給孩子是一種美與愛的體驗,而一個優(yōu)秀的親子閱讀過程,則可以帶給孩子一種質(zhì)的改變。同樣,雖然是孩子的繪本,但家長只要用心體會,也可以在繪本里面感知到對自己的提升。 所以,親子閱讀絕不僅僅是家長得空時給孩子念的一本書,講的一個故事,而應(yīng)該是家長與孩子的一個共同升華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