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進入六月,暑假也越來越近,幾乎每個家庭都會在暑假安排一場親子旅行,希望孩子能休閑放松一下,更希望能通過旅行開拓一下視野。 親子游可以增進家庭中的情感交流,平日家長上班小孩上學,溝通交流的時間非常有限,偶爾的親子旅行中長時間的接觸,可以增進家長與子女間的相互交流,對小孩的心理也會有極大滿足。 親子游還可以讓孩子眼界更加開闊,哪怕再小的孩子,旅行并不是要他記住看到的每一個畫面,而是要他在山水間感受大自然的美,通過手的觸碰、鼻子的嗅覺、耳朵的聽覺去感受這個世界,小孩子有豐富的感官世界,大人應(yīng)做到適當?shù)囊龑?,讓他們更多的接受這個繽紛多彩的世界。 兩人世界時旅行可以說走就走,可以隨性而為,但是帶著孩子旅行就會比較麻煩,突然變化的外部環(huán)境會讓小孩不適應(yīng),很容易生病,所以我不是很建議帶三歲以內(nèi)的小孩出門過夜的旅行,而長途的旅行最好在五歲以上。 在親子旅行中會有很多突發(fā)狀況,為了讓旅行體驗更加完美,所以安排親子旅行時一定要注意一下幾點: 一、讓孩子參與到行程的規(guī)劃中來 我認為親子旅行不僅是欣賞風景,更重要的是共同的參與感,應(yīng)該讓孩子參與到旅行計劃的安排中來。 比如爸爸確定行程、預(yù)定機票酒店、安排交通等,負責跑前跑后的繁瑣工作。而媽媽是“后勤擔當”,負責整理行李、安排美食、拍照記錄行程中的美好瞬間。而小孩可以作為“旅行助理”,協(xié)助爸媽在旅途中看行李、填表格、搜攻略,這樣每個人都對旅行有所貢獻,獲得更高的滿足感。 二、路線選擇不應(yīng)太過緊湊 出門一趟總想著玩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風景。然后親子游行程不應(yīng)太累,也不應(yīng)該按照家長的想法一味安排行程。最好能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層次來選擇合適的旅途路線,或者根據(jù)孩子喜好來選擇目的地和玩法。 每個年齡段都有親子游的不同側(cè)重點,以后有機會可以展開講講。大體上我認為是這樣的: 如果孩子在3歲以下,需要非常輕松的行程,要留出充足的休息時間;3-6歲的孩子需要的是陪伴與啟發(fā),這個階段小孩充滿了好奇心,家長要耐心做好“十萬個為什么”的講解工作,吸引孩子對外界產(chǎn)生興趣;6-10歲的孩子要增加互動性和體驗感,不僅是看,更要讓孩子參與到活動中來; 10-14歲則是要讓小孩初步建立對社會的認識,和人生的方向,要以引導為主,通過旅行中遇到的人事物讓孩子更加積極向上;14歲以上的孩子已經(jīng)到了叛逆期,一味說教已經(jīng)用處不大,應(yīng)該讓小孩去接觸各種氛圍,感受不同文化,這樣才能減少叛逆期的隔閡,增進彼此感情,所以我們在選擇親子游的線路時也是遵循這個導向的。 三、保持愉悅的環(huán)境 旅行在路上難免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有時還會碰到各種突發(fā)狀況,所以保持愉悅比旅行本身還要重要。不要發(fā)生事情只顧爭吵。 輕松和諧的氣氛里,孩子才能在陌生旅途中擁有安全感,愉快的去玩耍。畢竟良好的親子互動關(guān)系、在親情影響下的有計劃的教育旅行才是親子游的重要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