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普遍有很高的期望,不求未來發(fā)展多好,只求入學后的成績不輸別人。 也因此,不少家長早在孩子還沒入學時,就報好了一大堆補習班、提高班,生怕孩子變成差生。 花了這么多錢報班,怎么不見效呢?? 小安的女兒8歲多,暑假結(jié)束就要上小學3年級了,小安聽說小學進度快,中高年級學習難度很大,為了不讓女兒落后,小安加入了給孩子報班的行列當中。 可上了一段時間小安卻發(fā)現(xiàn),女兒的測試成績不進反退,這讓她感到不可思議。 某天,小安在私密家長群里問:“各位給孩子報班了嗎?效果如何?我花了這么多錢報班,怎么不見效呢?” 寶媽A說:“報了,確實有效果,剛開始孩子成績進步了一些,但后面課程太緊張了,老師講一遍就過,很多知識孩子根本沒吃透,現(xiàn)在不給點獎勵,孩子根本沒有動力學習。” 寶媽B說:“市面上這些教育機構(gòu)都是這樣,你花了錢,它總會讓你看出點效果,所以一開始都會加緊給孩子灌輸知識,幫孩子提高一些。 家長覺得錢沒有打水漂,自然愿意花更多錢在課外班上,教育機構(gòu)達到目的,上課時也就不在意學生聽不聽得懂了。 在他們看來,反正每個孩子都教了,你聽不懂,只能說明你孩子自己存在問題。” 寶媽C說:“我們家孩子也報班了,但都是普通的鞏固類型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壞,還是得依靠習慣,如果孩子自己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那么花再多錢報班都是打水漂?!? 很多家長在孩子學習方面存在誤區(qū),認為通過報班補課的方式,可以來彌補孩子學習上的弱項。 殊不知,孩子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習慣,才是真正能影響他成績的關(guān)鍵! 孩子將來能否成為優(yōu)等生,看3個細節(jié)就知道!? 1、對學習是否有明確的規(guī)劃 大部分孩子成績上不去,就是因為沒有合理規(guī)劃學習任務(wù),良好的規(guī)劃習慣,可以幫助孩子抓住學習重點,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對知識的掌握就會更加牢固。 如果孩子不懂得如何規(guī)劃時間以及學習任務(wù),就會變得非常拖拉,學習上遇到的問題也會更多。 因此,具備規(guī)劃能力,懂得合理安排時間和學習任務(wù)的孩子,成績方面自然有所保證。 2、對待學習是否足夠?qū)W? 專注度的高低,主要體現(xiàn)在孩子辦事效率上,專注度足夠高,孩子投入的精力就會充分發(fā)揮作用,就比如寫作業(yè)的速度,孩子夠?qū)W?,完成作業(yè)的速度就會加快。 但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受到環(huán)境因素影響而分心,那么孩子投入到學習方面的精力就會被分散,學習效率自然下降,最終體現(xiàn)在成績方面。 3、是否有獎勵才更有動力學習 有些家長為了激勵孩子,會采取獎勵制度來提高孩子的學習熱情,殊不知。 如果孩子長時間在這樣的制度下完成學習任務(wù),會形成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孩子會認為自己是為了獎賞才學習。 如果沒有了獎賞,自己也就沒有必要學了,一旦家長終止了獎勵制度,孩子自然會對學習喪失興趣。 孩子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不端正,不明白學習的意義,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成績。 但如果孩子從小不受獎勵制度影響,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那么在未來就更容易成為優(yōu)等生。 看到這里家長應(yīng)該懂了,其實報班并不是幫助孩子提高成績的最佳方式,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端正的心態(tài),才是孩子取得好成績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