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蛋前期是綠殼蛋雞從育成期向產蛋期過渡的階段,重點是調整營養(yǎng)、刺激產蛋、優(yōu)化環(huán)境,確保順利開產并提高產蛋率。
1. 營養(yǎng)調整
飼料更換:18-20 周齡開始從育成雞料過渡到產蛋前期料(粗蛋白 17-18%,鈣含量 2-3%),22 周齡后更換為產蛋高峰料(粗蛋白 18-19%,鈣含量 3.5-4%),保證鈣、磷比例均衡(鈣:磷 = 5-6:1),避免產軟殼蛋。
補充礦物質:在料槽旁放置牡蠣殼、石粉等,讓雞自由啄食,補充鈣質,預防產蛋疲勞綜合征。
2. 環(huán)境優(yōu)化
光照管理:從 19 周齡開始逐漸增加光照時間(每周增加 0.5-1 小時),至 24 周齡達到 16 小時光照(強度 10-15 勒克斯),通過光照刺激垂體分泌促性腺,促進卵泡發(fā)育和產蛋。
產蛋箱準備:提前 2 周在雞舍內設置產蛋箱(每 5-6 只母雞 1 個),箱內鋪墊柔軟墊料(如稻草、刨花),保持安靜、避光,減少蛋的破損和污染。
溫度控制:產蛋適宜溫度 18-25℃,夏季降溫(通過通風、噴霧),冬季保溫(避免低于 10℃),溫差過大會導致產蛋率下降。
3. 管理要點
開產監(jiān)測:記錄首枚蛋產出時間(一般 20-24 周齡開產),觀察蛋重、蛋殼質量,初期蛋重較?。s 40-50 克)屬正常,隨日齡增長逐漸增大。
清潔:產蛋前對雞舍徹底 1 次,清理糞便和雜物,確保產蛋環(huán)境干凈衛(wèi)生,降低蛋品污染風險。
減少應激:產蛋前期雞群敏感,避免頻繁轉群、更換飼料、噪音干擾等應激因素,應激會導致產蛋延遲或產蛋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