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完成并非終點,后處理工序如同工匠對作品的后打磨。清洗工序用清水沖去殘留的電鍍液和雜質,避免它們成為潛在的 “腐蝕元兇”;鈍化處理則為鍍層表面生成一層隱形保護膜,提升抗腐蝕能力;烘干步驟徹底驅散水分,防止電路板 “受潮生病”。
均勻性控制:打造完美 “外衣”
為了讓鍍層像量身定制的華服般均勻貼合,工程師們使出渾身解數(shù)。優(yōu)化電鍍槽設計,讓電解液如溫柔的水流環(huán)繞電路板;特殊的陽極設計配合電流調節(jié)裝置,如同智能燈光系統(tǒng),確保每個角落都 “光照” 均勻;而神奇的添加劑則像 “生長調節(jié)劑”,抑制局部過快沉積,讓鍍層均勻生長。
讓電路板更 “聰明”
傳統(tǒng)電路板的小孔容易出現(xiàn)信號反射和電磁干擾,而電鍍填孔技術能讓信號傳輸更穩(wěn)定。在 5G 通信設備中,這項技術可以將信號損耗降低 30%,讓我們的手機上網(wǎng)更快、通話更清晰。
智能手機:方寸之間的奇跡
想象一下,你的手機主板上有 2000 個直徑只有頭發(fā)絲 1/10 的小孔,每個孔都被填充了銅柱。這些銅柱不僅連接著不同的電路層,還能快速散發(fā)熱量,讓手機在玩游戲時也不會發(fā)燙。某品牌手機采用電鍍填孔工藝后,主板厚度減少了 20%,但性能卻提升了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