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法回收工藝預處理主要分為預放電、破碎分離、熱處理、溶解處理。由于廢舊電池中大都有少量的電量,在處理之前要對其進行徹底放電,以防止后續(xù)處理中少部分電量可能會放出大量的能量,造成一定的隱患等其他不利因素。破碎處理是為了讓正負極材料與其他物質在機械力下進行多級破碎,篩分等操作以使得電極材料富集,以便于后續(xù)處理。
二次資源回收利用過程中的環(huán)境保護問題正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電子工業(yè)廢棄物中鋰電池及其它有價值的回收利用相關技術已經(jīng)初步成形并正在全國推廣。二次資源的無害化處置的目的是為了在處置利用二次資源過程中,既能夠充分利用好二次資源中的有價值資源,又能夠在此過程中不增加環(huán)境負擔,不產(chǎn)生二次污染。然而,與人們在利用一次資源時一樣,二次資源的回收利用過程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相當驚人,甚至比二次資源不回收利用造成的環(huán)境危害還要大。
選購與使用要點
選購:優(yōu)先選擇有認證(如 UN38.3、CE)的品牌產(chǎn)品,避免低價劣質電池。
使用:避免過度充放電,長期存放時保持電量在 30%-50%,遠離高溫和火源。
維護:定期檢查電池外觀(鼓包、漏液需及時更換),設備閑置時斷開電池連接。
磷酸鐵鋰電池(LFP)
濕法回收:總成本約 2.93 萬元 / 噸(電池包 1.8 萬 + 加工費 1.13 萬)。
干法回收:總成本約 2.39 萬元 / 噸(電池包 1.8 萬 + 加工費 0.59 萬)。
經(jīng)濟性痛點:鋰含量僅 2%,傳統(tǒng)回收利潤微?。ㄈ鐔螄嵗麧櫜蛔?500 元),需依賴技術突破(如全組分回收)提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