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是工業(yè)制造的基石,其中制圖、公差控制與材料選擇是三大核心要素,直接決定產(chǎn)品的性能與制造成本。
制圖是設計的 “語言”。通過三視圖(主視圖、俯視圖、側視圖)準確表達零件結構,配合剖視圖展示內部細節(jié)。如今 CAD 軟件(如 AutoCAD、SolidWorks)已替代手工繪圖,不僅能快速標注尺寸,還可生成 3D 模型進行虛擬裝配,避免零件干涉。例如設計齒輪箱時,3D 模型能直觀顯示齒輪嚙合狀態(tài),提前發(fā)現(xiàn)軸系布局問題。
公差標注關乎裝配精度。零件實際尺寸不可能,需標注允許偏差范圍:如軸徑標注 “Φ50±0.02”,表示直徑在 49.98mm 至 50.02mm 之間合格。配合公差更關鍵,滾動軸承與軸的配合常選 “H7/k6”,既保證運轉順暢,又避免松動。某機床主軸設計中,因公差控制不當導致軸承異響,調整為 “H6/js5” 后故障消除。
材料選擇需平衡性能與成本。碳鋼(如 45 鋼)強度適中,適合制作傳動軸;不銹鋼(如 304)耐銹蝕,多用于食品機械;鈦合金強度高、重量輕,但成本昂貴,常用于航空零件。設計起重吊鉤時,選用韌性好的 20CrMnTi,既滿足承重要求,又能避免脆斷風險。
三者緊密關聯(lián):制圖需清晰標注公差,材料性能決定公差等級,而合理的公差與材料選擇,能讓設計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降低制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