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與使用要點
選購:優(yōu)先選擇有認證(如 UN38.3、CE)的品牌產(chǎn)品,避免低價劣質(zhì)電池。
使用:避免過度充放電,長期存放時保持電量在 30%-50%,遠離高溫和火源。
維護:定期檢查電池外觀(鼓包、漏液需及時更換),設備閑置時斷開電池連接。
鋰電池的自放電率一般為每月 0.5%~5%。
不同類型的鋰電池自放電率會有所差異,例如磷酸鐵鋰電池(LFP)自放電率較低,而鈷酸鋰電池(LCO)自放電率相對較高。此外,鋰電池的自放電率還受溫度、荷電狀態(tài)(SOC)等因素影響,溫度越高、SOC 越高,自放電率通常越大。
回收方法:
濕法回收:利用化學試劑對電極材料中的金屬進行選擇性地溶解,再分離浸出液體中的金屬元素。該技術具有回收率高、產(chǎn)品純度較高、能耗較低的優(yōu)點,是目前應用范圍廣的回收技術。
火法回收:通過高溫手段將廢舊電池中的雜質(zhì)去除,終提取出含有金屬及其化合物的細粉狀材料。該技術操作工藝簡單,效率比較高,適應于處理大量或者結構較為復雜的電池。
生物回收:利用微生物等的代謝過程將廢舊電池中的金屬元素選擇性浸出,實現(xiàn)提取高值金屬元素的目的。該技術對環(huán)境友好,但是目前仍處于研發(fā)階段,技術尚不成熟。
原材料采購成本占比
廢舊電池本身的采購費用通常占總成本的 60%-90%。例如,磷酸鐵鋰電池包回收價格約 1.8 萬元 / 噸,三元電池包達 3.8 萬元 / 噸。鋰價波動直接影響采購成本:當碳酸鋰價格從 2022 年峰值下跌后,回收企業(yè)面臨 “成本倒掛” 風險,部分企業(yè)回收越多虧損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