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操作性:避免 “文件與實操脫節(jié)”
示例對比:
無效表述:“檢測數(shù)據(jù)需準確記錄”;
有效表述:“檢測人員需在原始記錄中同步填寫儀器顯示數(shù)據(jù),不得轉(zhuǎn)抄,修改時需劃改并簽名,注明修改日期”。
常見誤區(qū)規(guī)避
重形式輕實質(zhì):避免文件僅為 “應付認證”,如《糾正措施程序》需明確 “根因分析方法”(如 5Why 法),而非僅記錄整改動作。
層級混淆:質(zhì)量手冊不涉及具體操作步驟(如 “天平校準” 應在 SOP 中規(guī)定,而非手冊)。
記錄冗余:避免重復填寫信息(如檢測原始記錄可自動生成編號,無需手動填寫)。
通過以上步驟,實驗室可構建 “自上而下可指導、自下而上可追溯” 的管理體系文件,為 17025 認證奠定基礎。建議在文件試運行期間(至少 3 個月),通過內(nèi)部審核和模擬評審驗證文件的有效性,及時修訂漏洞。
ISO17025是實驗室認可服務的國際標準,目前版本是2005年5月發(fā)布的,全稱是ISO/IEC17025:2005-5-1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17025標準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CASCO(國際標準化組織/合格評定委員會)制定的實驗室管理標準,該標準的前身是ISO/IEC導則25:1990《校準和檢測實驗室能力的要求》。國際上對實驗室認可進行管理的組織是“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由包括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L)在內(nèi)的44個實驗室認可機構參加。
ISO 17025認證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和發(fā)布的實驗室質(zhì)量管理體系的認證標準。ISO 17025認證是基于實驗室的測試能力、技術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一系列要求展開的。ISO 17025認證是由ISO認證機構對實驗室質(zhì)量管理體系進行認證,對實驗室內(nèi)所有測試和校準的工作進行審核,確保實驗室的所有測試具有可追溯性、精度、準確性和可靠性等。ISO 17025認證可以幫助實驗室通過對測試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可重復性的證明,向其客戶、合作伙伴以及監(jiān)管機構證明其測試能力和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