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視展柜:又稱桌柜、平柜,通常有平面展柜和坡面(斜面)展柜兩種。平面展柜高度一般在 1 米左右,主要適用于文物進行平面展出,如小型書畫以及文件、古董、錢幣等小型或扁平類展品等;坡面柜的玻璃是斜的角度,通常被應用在檔案館、歷史陳列館等扁平類文物較多的展館。
文物保護難度增加
環(huán)境控制復雜性
場景中的布景材料(如木質道具、仿真植被)與文物對溫濕度的需求可能沖突:
書畫類文物需濕度 50±5% RH,而木質場景道具易因低濕開裂,高濕發(fā)霉,導致展柜內溫濕度難以統(tǒng)一控制。
污染物釋放風險
場景中的復原道具(如油漆、膠水、仿真材料)可能釋放甲醛、VOC 等有害氣體,腐蝕文物。例如:
某博物館使用劣質仿真植物布置漢代生活場景,半年后展柜內青銅器表面出現(xiàn)綠色銹蝕,檢測發(fā)現(xiàn)甲醛濃度超標 3 倍。
設計與維護成本高
定制化設計成本昂貴
每個場景需根據(jù)文物特性單獨設計,從模型搭建、材料選購到多媒體集成,造價是普通展柜的 3-5 倍。如:
故宮 “清代宮廷大婚” 場景展柜,僅龍袍展示區(qū)的刺繡背景墻就耗時 3 個月手工制作,成本超 200 萬元。
維護工作量大
場景中的機械裝置(如電動模型)、燈光系統(tǒng)需定期檢修,布景材料易因光照老化(如仿真樹葉褪色、木質道具變形),每年維護成本約為展柜造價的 10%-15%。
空間利用率與性挑戰(zhàn)
占用空間大,靈活性低
場景展柜多為固定安裝(如嵌入墻體或地面),難以移動或改造,不適用于臨時展覽或空間調整。例如:
某博物館為舉辦 “絲綢之路” 特展搭建沙漠商隊場景展柜,占地 80 平方米,特展結束后因場景拆除困難,長期占用展廳空間。
防護難度高
復雜場景中可能存在監(jiān)控盲區(qū)(如布景后方、道具縫隙),增加文物被盜或損壞風險。同時,場景內的易燃材料(如紙質布景)需額外配置消防設施,提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