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展柜:常放置在博物館展廳中央位置,四面為透明玻璃,底座多為正方形,游覽者可從展廳任意角度觀察內部文物。適用于珍貴且適合單獨陳列的展品展示,可根據(jù)展品體積大小量身訂制,又分為全景獨立高柜、獨立通柜等。
俯視展柜:又稱桌柜、平柜,通常有平面展柜和坡面(斜面)展柜兩種。平面展柜高度一般在 1 米左右,主要適用于文物進行平面展出,如小型書畫以及文件、古董、錢幣等小型或扁平類展品等;坡面柜的玻璃是斜的角度,通常被應用在檔案館、歷史陳列館等扁平類文物較多的展館。
夾層玻璃
優(yōu)點
性:兩層玻璃間夾有 PVB(聚乙烯醇縮丁醛)或 SGP(離子性中間膜),破碎后碎片粘在膜上不脫落,形成 “蛛網(wǎng)” 狀裂紋,防止文物墜落或外物侵入。
隔音隔熱:中間膜可阻隔部分噪音和熱量傳遞,有助于維持展柜內溫濕度穩(wěn)定,減少紫外線對文物的損害(需搭配防紫外線膜)。
防砸防盜:抗沖擊性能優(yōu)于普通玻璃,適合高價值文物或開放式展柜,提升防盜等級。
缺點
重量較大:相同厚度下重量是普通玻璃的 2 倍,可能增加展柜框架負擔,需加強結構設計。
成本較高:材料和加工成本高于鋼化玻璃,尤其是多層夾層或特殊功能夾層(如防紫外線、防眩光)。
邊緣易老化:長期使用可能出現(xiàn)邊緣脫膠或泛黃,需定期維護更換,增加保養(yǎng)成本。
玻璃材質需結合展柜結構(如獨立柜、沿墻柜)、文物特性(尺寸、材質、光敏性)及預算綜合選擇。
現(xiàn)代展柜常采用復合方案(如 “超白玻璃 + PVB 夾層 + 防紫外線鍍膜”),在透光性、性和防護性之間取得平衡。
定期清潔玻璃表面,避免使用酸性清潔劑,防止鍍膜或夾層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