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展示板塊
黨建展廳通常包含以下幾大模塊,可根據(jù)實際需求調整或拓展:
1. 黨史溯源區(qū)
時間軸展陳:以重大歷史事件為節(jié)點(如中共一大、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等),通過圖文、文物復制品、場景還原(如遵義會議會議室復原)等形式,展現(xiàn)黨的奮斗歷程。
重要理論墻:梳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思維導圖或立體字雕呈現(xiàn)。
2. 黨建成果區(qū)
組織建設:展示黨組織架構、黨員隊伍建設、基層黨建品牌(如 “黨建 + 鄉(xiāng)村振興”“黨建 + 基層治理” 案例)。
為民服務:通過數(shù)據(jù)圖表、視頻短片、群眾手寫信件等,呈現(xiàn)脫貧攻堅、疫情防控、民生工程等領域的實踐成果。
榮譽展示:陳列黨內表彰獎狀、獎杯、錦旗,以及黨建引領下的單位榮譽(如 “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單位” 等)。
3. 精神傳承區(qū)
紅色精神矩陣:以多媒體互動形式(如觸摸屏點擊查看各時期精神內涵),展示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航天精神等。
榜樣力量:設置 “黨員先鋒榜”,通過照片、短視頻講述黨員事跡(如焦裕祿、黃文秀、張桂梅等),可加入互動環(huán)節(jié)(如掃碼聆聽人物原聲)。
4. 互動體驗區(qū)
VR 紅色之旅:通過虛擬現(xiàn)實技術模擬長征路線、抗戰(zhàn)場景,參觀者可 “沉浸式” 參與歷史事件。
電子留言臺:設置觸屏設備,供參觀者書寫感悟、重溫入黨誓詞,生成電子卡片分享至社交媒體。
知識問答系統(tǒng):通過搶答游戲、線上競賽等形式,檢驗黨史學習成果,增強趣味性。
5. 未來展望區(qū)
規(guī)劃藍圖:展示 “十四五” 規(guī)劃、2035 年遠景目標等國家戰(zhàn)略,結合地方或單位發(fā)展愿景,描繪黨建引領下的未來圖景。
宣誓墻:設置黨旗背景墻,配備入黨誓詞文本,供黨組織開展宣誓、重溫誓詞等活動。
功能與價值
黨員教育陣地
為黨組織提供常態(tài)化學習平臺,通過實景化教育增強黨員身份認同與使命意識。
對外宣傳窗口
向群眾、合作伙伴展示黨建工作成效,傳遞紅色文化,提升單位社會形象。
黨群互動樞紐
通過體驗式活動吸引群眾參與,拉近黨群距離,推動 “黨建帶群建” 工作落地。
文化傳承載體
保存和傳播黨的歷史經驗,助力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團隊風采型 核心內容:展示員工形象、團隊活動、人才理念(如 “員工是企業(yè)資本”)。 設計要點: 用 “員工笑臉墻”“部門全家?!薄皥F建活動相冊” 等形式營造溫暖氛圍; 加入員工手寫寄語、成長故事二維碼,增強互動性
企業(yè)文化墻的核心內涵 定義:企業(yè)文化墻是企業(yè)價值觀、精神理念、發(fā)展歷程、團隊風貌等抽象文化的可視化載體,通過圖文、影音、實物等形式,將企業(yè) “軟實力” 轉化為員工和訪客可感知的 “硬展示”。 核心作用: 對內:增強員工認同感、凝聚力,傳遞企業(yè)目標與行為準則; 對外:塑造企業(yè)形象,傳遞品牌調性,提升訪客對企業(yè)的認知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