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倡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工業(yè)設計肩負著重要使命??沙掷m(xù)的工業(yè)設計注重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原材料的選擇、生產制造過程、產品使用階段到廢棄處理,都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影響為目標。在材料選擇上,優(yōu)先使用可再生、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在生產過程中,采用節(jié)能減排的工藝和技術;在產品設計上,延長產品使用壽命,提高產品的可維護性和可升級性,減少產品的更新換代頻率。例如,一些電子產品設計成可拆卸結構,方便零部件更換和回收利用。通過可持續(xù)的工業(yè)設計,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實現經濟、社會與環(huán)境的協調發(fā)展。
人機工程學是工業(yè)設計的重要支撐學科。它研究人與產品、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對人體尺寸、生理和心理特征的研究,優(yōu)化產品設計,使產品與人達到匹配狀態(tài)。在辦公家具設計中,依據人體工程學原理設計座椅的高度、靠背的曲線、扶手的位置等,能有效減輕使用者的疲勞,提高工作效率。在交通工具設計中,考慮駕駛員的操作習慣、視野范圍以及乘坐者的舒適性,設計出合理的駕駛艙布局和座椅設計。人機工程學的應用,讓產品更加符合人體的自然行為模式,提升用戶使用產品時的舒適度和性,從而增強產品的用戶體驗和市場競爭力。
色彩在產品外觀設計中具有強大的表現力與感染力。首先,色彩能影響用戶對產品的印象。暖色調如紅色、橙色通常傳達熱情、活力與溫暖,適合用于促銷產品或營造歡快氛圍的產品,如兒童食品包裝、運動器材等;冷色調如藍色、綠色則給人冷靜、專業(yè)、環(huán)保的感覺,常用于科技產品、醫(yī)療設備等,展現產品的可靠與。
其次,色彩具有文化屬性,不同文化對色彩的理解與象征意義各異。在中國文化中,紅色代表吉祥、喜慶,常用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禮品包裝;而在西方文化中,白色象征純潔,常用于婚禮用品。設計師在進行跨文化產品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色彩的文化差異,避免因誤解而影響產品市場接受度。
此外,色彩搭配也是關鍵。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增強產品的視覺吸引力與層次感。對比色搭配,如紅與綠、黃與紫,可創(chuàng)造出強烈的視覺沖擊,常用于吸引注意力的產品;相近色搭配,如深藍與淺藍、粉紅與玫紅,則營造出和諧、柔和的氛圍,使產品更具親和力。同時,色彩的明度與純度變化也能為產品外觀增添豐富細節(jié),提升整體質感。
產品外觀設計遵循一套嚴謹的流程與方法。首先是市場調研與分析,設計師需要了解目標市場、消費者需求、競爭對手產品特點等信息,明確設計方向與定位。例如,在設計一款新型智能手表時,需調研不同年齡段消費者對手表功能、外觀的偏好,以及市場上現有智能手表的設計優(yōu)缺點。
接著進入創(chuàng)意構思階段,設計師運用頭腦風暴、草圖繪制等方法,提出多種設計概念與方案。這個階段注重思維的發(fā)散性,盡可能多地探索不同的造型、色彩、材料組合方式,為后續(xù)篩選與優(yōu)化提供豐富素材。
然后對創(chuàng)意方案進行篩選與評估,從可行性、美觀性、成本效益、品牌契合度等多方面進行考量,選出潛力的方案。之后進入詳細設計階段,運用 3D 建模軟件等工具,對選定方案進行建模,細化產品外觀的每一個細節(jié),包括尺寸、比例、表面處理等。
后制作樣機,通過實物模型檢驗設計效果,進行后的調整與完善,確保產品外觀設計能夠順利轉化為實際產品,滿足市場需求與用戶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