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是要式合同,通常都應當采用書面形式以固定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
借款合同的內容包括:
(一)借款種類,例如,長期借款或者短期借款等;
(二)幣種,是人民幣還是外幣;
(三)用途,即借款使用的目的;
(四)數(shù)額,即借款的數(shù)量;
(五)利率,是借款人和貸款人約定的應當收取的利息與出借資金的比率;
(六)期限,是借款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償還借款的時間;
(七)還款方式,是貸款人和借款人約定以什么結算方式償還借款給貸款人。
諾成性。金融機構借款合同,在合同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時,,合同關系即可成立,依法成立的,自成立時起生效。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在雙方當事人沒有特別約定時,不以貸款人貸款的交付作為要件,所以金融機構借款合同為諾成性合同。自然人間的借款合同則有所不同,該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成立(《民法典》第679條)。金融機構借款合同與自然人間的借款合同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個人貸款就是貸款人(一般商業(yè)銀行)向消費者個人或者居民家庭提供的,用于個人消費、生產經營等用途的本外幣貸款,并規(guī)定貸款利息,并約定按期還本付息的,用于購買自用住房、消費或者小額投資經營的貸款。各家銀行所提供的個人貸款不盡相同。
個人住房組合貸款
凡符合個人住房商業(yè)性貸款條件的借款人同時繳存住房公積金,在辦理個人住房商業(yè)性貸款的同時還可向銀行申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即借款人以所購本市城鎮(zhèn)自住住房作為抵押物可同時向銀行申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和個人住房商業(yè)性貸款(這種貸款方式簡稱個人住房組合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