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機運轉時,經過處理好的油料從料斗進入榨膛。由榨螺旋轉使料胚不斷向里推進,進行壓榨。由于料胚在榨油機的榨膛內是在運動狀態(tài)下進行的,在榨膛高壓的條件下,料胚和榨螺、料胚和榨膛之間產生了很大的摩擦阻力,這樣就能使料胚微料之間產生摩擦,造成相對運動。另一方面,由于榨螺的根園直徑是逐漸增粗,螺距是逐漸減少的,因而當榨螺轉動時,螺紋使勁料胚即能向前推進,又能向外翻轉,同時靠近榨螺螺紋表面的料層還隨著榨軸轉動。這樣在榨膛內的每個料胚微粒都不是等速度,同方向運動,而是在微粒之間也存在著相對運動。由摩擦產生的熱量又滿足了榨油工藝操作上所必須的熱量,有助于促使料胚中蛋白質熱變性,破壞了膠體,增加了塑性,同時也降低了有的粘性容易析出油來,因而提高了榨油機的出油率,使有料中的油壓榨出來,并從園排縫隙和條排縫隙流出。
出油率高--與老式設備相比,正常出油率可高出2至3個百分點,每加工百斤花生米平均可多出2-6斤,全年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節(jié)能--同等產量降低電功率40%,以平均每小時節(jié)約6度電計算,日生產可節(jié)約30元電費。
省工--同等產量可節(jié)約勞動力60%,1至2人便可組織生產,日可節(jié)省勞動成效約40元。
松開鎖緊螺母,逆時針轉動調整螺桿,(調節(jié)手柄逆時針轉動,出餅間隙變窄,調節(jié)手柄順時針轉動,出餅間隙變寬)使榨螺的錐面抵緊出餅圈的錐面,然后順時針旋出調整螺桿(旋出3—5圈),再旋緊螺母,準備開機。
機器接三相四線電源,電源接通后,主軸應作逆時針旋轉,不論任何情況,機器必須有良好的接地裝置,否則不能開機。
調節(jié)溫控儀(2)調到壓榨所需溫度120℃—160℃(根據油料而定)把加熱開關開到主機加熱位置,對機器加熱升溫,這時溫控儀上的綠燈亮、紅燈熄滅,當機溫升到設定的溫度時,而紅燈亮綠燈熄,機器的溫度是自動控制并維持在設定溫度,冬天氣溫低時,把加熱開關開到主機全部加熱位置,使油盤溫度升高,便于油液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