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消防驗收再竣工驗收,因為消防屬于分項工程能夠證明建筑結構防火是否合格,如果消防驗收結果不合格,需對消防工程進行調整,調整后再次驗收,待消防驗收后方可進行竣工驗收。
1、工程竣工驗收:就是通常所說的四方驗收,指建設工程項目竣工后開發(fā)建設單位會同設計、施工、工程質量監(jiān)督部門,對該項目是否符合規(guī)劃設計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和設備安裝質量進行檢驗,取得竣工合格資料、數據和憑證。驗收后行成《工程竣工驗收報告》。
工程竣工驗收是規(guī)劃驗收和消防驗收進行完之后的后一項驗收。
2、規(guī)劃驗收:依法取得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的建設工程竣工并完成竣工測量的,需申請規(guī)劃驗收。 經規(guī)劃驗收合格的,核發(fā)建設工程竣工規(guī)劃驗收合格證。建設工程竣工規(guī)劃驗收合格證是建筑工程辦理房屋產權登記的依據之一。
3、消防驗收:指消防部門對企事業(yè)單位竣工運營時進行消防檢測的合格調查,施工單位進行消防驗收時需要消防局進行檢測排查,同時需要出具電氣防火檢查合格證明文件,電氣消防檢測已被國家公安部列入消防驗收強制檢查的項目。
1.準備工作:
在進行任何工程之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這包括對營業(yè)房的現狀進行評估,確定是否需要進行消防改造。如果需要改造,需要了解相關消防法規(guī)和建筑規(guī)范,了解有關改造的要求和限制。另外,還需要了解當地的消防部門的規(guī)定和要求,包括申請程序、審批流程和相關證件。
2.編制消防設計方案:
在進行消防改造之前,需要委托專業(yè)的設計單位編制消防設計方案。設計師將根據營業(yè)房的具體情況,包括建筑結構、功能分區(qū)、人員密度、疏散通道等,進行綜合評估和設計。設計方案應包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消防設施布局、疏散通道設置和滅火器材等內容。
3.提交消防審查申請:
完成消防設計方案后,需要準備所有必要的申請材料,并向當地消防部門提交申請。申請材料通常包括消防設計方案、建筑施工圖紙、業(yè)主單位的資質證明、施工單位的資質證明、設計單位的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等。申請時要填寫詳細的申請表,確保所有信息完整準確。
4.消防審查和評估:
提交申請后,當地消防部門將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查和評估。他們會評估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和符合性,并檢查是否滿足相關法規(guī)和規(guī)范要求。如果發(fā)現問題或需要進一步調整,消防部門將提出要求或建議,并要求修正和補充材料。
5.現場驗收和施工:
一旦消防審查通過,可以開始進行消防改造的實際施工工作。施工前需要聘請符合要求的消防施工單位,并與消防部門協(xié)商施工安排。施工期間,要注意保持與消防部門的溝通,及時匯報施工進度和遇到的問題。
6.檢測和驗收:
消防改造完成后,需要進行消防設施的檢測和驗收。消防部門將派遣專業(yè)人員對改造后的營業(yè)房進行消防設施的驗收,包括滅火設備、避難設施、疏散通道等。如果驗收合格,消防部門將頒發(fā)相應的消防驗收證書。
7.消防備案和維護:
營業(yè)房完成消防改造并通過驗收后,業(yè)主單位需要向當地消防部門進行消防備案。備案程序可以是在線申報或提交紙質申請。同時,業(yè)主單位需要定期對消防設施進行維護和保養(yǎng),保持其正常運行狀態(tài)。
一、基本要求
1.現場要有明顯的防火宣傳標志,每月對職工進行一次防火教育,定期組織防火檢查,建立防火工作檔案。
2.電工,焊工從事電氣設備安裝電、氣焊作業(yè),要有操作證和用火證。動火前要清除附近易燃物,配備看火人員和滅火用具。用火證當日有效。動火地點變換,要重新辦理用火手續(xù)。
3.使用電氣設備和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嚴格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負責人,配備滅火器材,確保施工。
4.因施工需要搭設臨時建筑,應符合防盜、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城區(qū)內的工地一般不準支搭木板房。必須支搭時,須經消防監(jiān)督機關批準。
5.施工材料的堆放、保管,應符合防火要求,庫房應用非燃材料搭設。易燃、易爆物品,應專庫儲存,分類單獨堆放,保持通風,用火符合防火規(guī)定。不準在工程內、庫房內調配油漆、稀釋易燃、易爆液體。
6.工程內不準作為倉庫使用,不準存放易燃、可燃材料,因施工需要進入工程的可燃材料,要根據工程計劃限量進入在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工程內不準住人。特殊情況需要住人的,要報經上級機關批準并與建設單位簽定協(xié)議,明確管理責任。
7.施工現場嚴禁吸煙。必要時設有防火措施的吸煙室。
8.施工現場和生活區(qū),未經保衛(wèi)部門批準不得使用電熱器具。 9.氧氣瓶,乙炔氣瓶工作間距不小于5米,兩瓶同明火作業(yè)距離不小于10米。禁止在工程內使用液化石油氣“鋼瓶”、乙炔發(fā)生器作業(yè)。 10.施工工程始末要堅持防火交底制度。特別進行電焊、氣焊、油漆粉刷或從事防水等危險作業(yè)時,要有具體防火要求。
11.現場應劃分用火作業(yè)區(qū),易燃、易爆材料區(qū),生活區(qū),按規(guī)定保持防火間距。如果條件所限,防火間距達不到標準時,就采取相應防火措施,適當減少防火距離,這種做法要征求當地消防部門的意見。另外,還要在防火間距中不準堆放易燃物。
會審的流程
(1)確定會審人員:會審人員應包括消防設計專業(yè)人員、建筑設計專業(yè)人員、
消防監(jiān)督人員等。
(2)準備會審材料:會審材料包括消防圖紙、消防設計說明、消防設備清單
等。
(3)召開會審會議:由主持人組織召開會審會議,會議應明確會審的目的、內容和流程。
(4)逐項會審:按照會審流程,逐項對消防圖紙進行會審,記錄存在的問題和意見。
(5)整理會審意見:由會審人員整理會審意見,形成會審報告。
(6)反饋會審意見:將會審意見反饋給建筑設計單位,要求其進行整改。
(7)復會市查:對建筑設計單位整改后的消防圖紙進行復會審查,確保問題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