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習俗流傳至今,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世界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喪葬習俗。雖然喪葬品準備及喪葬程序不斷減化,但是主要內容并沒有太大變化,并且流傳至今,家家躲不開,離不了。喪葬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它涵蓋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就目前情況看,喪葬習俗懂的人不多,但是,做白事司儀行當?shù)娜藚s不少。
在一百多萬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祖國遼闊富饒的土地上,經過漫長的歲月,人們生活活動的擴大,原始人群逐漸被一種固定的生活集體所代替,出現(xiàn)了氏族公社的社會組織。在公社內部沒有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現(xiàn)象,沒有貧富不均,每個成員地位是平等的。反映在喪葬問題上極為簡單,如一個成員去世后,后人不忍見死者遺體腐壞,用柴草蓋上,埋在野外,既不挖墳墓,也沒有禮儀。而隨著社會進步人們采用了土葬。
條為了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jié)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jié)儉辦喪事。 第三條民政部門負責全國的殯葬管理工作??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 第四條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地區(qū),應當實行火葬;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qū),允許土葬。 實行火葬和允許土葬的地區(qū),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并由本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報民政部門備案。
并且承運人還必須持有我國殯葬協(xié)會世界運尸網絡服務中心發(fā)放的《遺體入/出境防腐證明》、《尸身/棺柩/骸骨/骨灰入/出境入殮證明》和《尸身/棺柩/骸骨/骨灰入/出境衛(wèi)生監(jiān)管申報單》才能處理世界運尸事務。 跨國運送遺體,手續(xù)非常復雜,觸及航空、查驗檢疫、邊防、海關等多個部分,處理申報“出境防腐證明”、“出境許可證”、“出境入殮證明”、“出境衛(wèi)生監(jiān)管申報單”及有關申報材料10多個,只有手續(xù)完全,才能將遺體運送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