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公司在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有些方面做得不夠細,比如說,對用戶信用狀況分析,賬齡分析表的編制等。
1.做好基礎記錄。了解用戶付款的及時程度,基礎記錄工作包括企業(yè)對用戶提供的信用條件,建立信用關系的日期,用戶付款的時間,目前尚欠款數額以及用戶信用等級變化等,企業(yè)只有掌握這些
信息,才能及時地采取相應的對策。
2.檢查用戶是否突破信用額度。企業(yè)對用戶提供的每一筆賒銷業(yè)務,都要檢查是否有超過信用期限的記錄,并注意檢驗用戶欠債總額是否突破了信用額度。
3.掌握用戶已過信用期限的債務。密切監(jiān)控用戶已到期債務的增減動態(tài),以便及時采取措施與用戶聯系,提醒其盡快付款。
4.分析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平均收賬期??戳鲃淤Y金是否處于正常水平,企業(yè)可通過該項指標,與以前實際、現在計劃及同行業(yè)相比,借以評價應收賬款管理中的成績與不足,并修正信用條件。
5.考察拒付狀況。考察應收賬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即壞賬損失率,以決定企業(yè)信用政策是否應改變,如實際壞賬損失率大于或低于預計壞賬損失率,企業(yè)必須看信用標準是否過于嚴格或太松,從而
修正信用標準。
6.編制賬齡分析表。檢查應收賬款的實際占用天數,企業(yè)對其收回的監(jiān)督,可通過編制賬齡分析表進行,據此了解,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內,應及時監(jiān)督,有多少欠款已超過信用期,計算出超時
長短的款項各占多少百分比,估計有多少欠款會造成壞賬,如有大部分超期,企業(yè)應檢查其信用政策。
加強企業(yè)內部控制
1.加強管理與監(jiān)控職能部門,按財務管理內部牽制原則。
2.改進內部核算辦法。分別針對不同的銷售業(yè)務,分別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與程序以示區(qū)別,并采取相應的管理對策。
3.建立嚴明的資金回籠制度,成立專門收賬機構,完善應收賬款催收系統。
4.定期或不定期對營銷網點進行巡視監(jiān)察和內部審計。防范因管理不嚴而出現的挪用、貪污及資金體外循環(huán)等問題,降低風險。
5.建立健全公司機構內部監(jiān)控制度。針對應收賬款在賒銷業(yè)務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健全應收賬款的內部控制制度。努力形成一整套規(guī)范化的對應收賬款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程序。
類:債權債務糾紛,討還財物。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所負擔的債的義務,從而維護自己的利益,是一般債權債務糾紛的基本目的。如要求欠款人交還欠款,要求欠貨人交付貨物,要求運輸合同承運方提供運輸的服務,要求加工承攬合同的承攬人提供勞務及其成果等等。
第二類:債權債務糾紛,討還公道。債權人通過債務人履行債的義務,從而體現或維護社會公平與合理。
第三類:債權債務糾紛,樹立形象。債權人通過債權債務糾紛活動,樹立自己的企業(yè)形象,要求債務人履行債的義務不再是目的,而是債權人達到自己目的的一種手段,不同的債權債務糾紛目的有著不同的討債途徑。
債權人如何解決債權債務糾紛
債權債務糾紛,債權人直接向債務人索討逾期債務,叫做債權人本身解決債權債務糾紛。這是債權人自己向債務人交涉、解決債權債務糾紛,討回被侵利益的解決債權債務糾紛形式。 債務人解決債權債務糾紛廣泛適用于債權主體為公民自然人的債務關系、債務事實不明確的債務關系、債務發(fā)生情況變更或債務人失蹤的債務關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