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處理法
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冶金技術,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廢舊金屬從廢料中提取出來,這種方法對于低品位金屬礦的提取也有潛在應用。
熱處理法
熱處理法包括高溫焚燒和熱解。廢舊金屬通過高溫焚燒,將有機物質燃盡,同時金屬也會被氧化。雖然這樣處理可以減小體積,但焚燒會產生有毒氣體,因此需采取相應的環(huán)保設施。
從廢膠片中回收銀
昆明貴金屬研究所應用稀硫酸液洗脫彩片上含銀乳劑層,氯鹽加熱沉淀鹵化銀,氯化培燒或有機溶劑洗滌除有機物,堿性介質用糖類固體懸浮恢復得純銀。銀純度99.9%,直收率98%。此法已要求專利。
物質再生應用研究所(原內貿部物質再生應用研究所)采用硫代硫酸鈉溶液溶解廢膠片上的鹵化銀,溶解過程中參加抑制劑阻止膠片上明膠的溶解,溶解液經電解回收銀,片基回收應用。銀浸出率大于99%,回收率98%,銀純度99.9%。此法已應用于工業(yè)消費。
廢鋼定義廢鋼鐵: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淘汰或者損壞的作為回收利用的廢舊鋼鐵;是金屬回收當中對黑色金屬廢料的統(tǒng)稱,包括廢鋼、廢鐵、冶金廢渣、氧化廢料等廢鋼由于其產生的情況不同,而存在各種不同的形狀,其性能與產生此種廢鋼的成材基本相同,但也受到時效、有效性(長時間堆積生成的銹蝕)、疲勞性(加工后的成品材隨年月增長導致的元素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而性能有所降低;
通俗的理解就是:鋼鐵廠生產過程中不成為產品的鋼鐵廢料(如切邊、切頭等)以及使用后報廢的設備、構件中的鋼鐵材料,成分為鋼的叫廢鋼;成分為生鐵的叫廢鐵,統(tǒng)稱廢鋼鐵目前世界每年產生的廢鋼總量為3~4億噸,約占鋼總產量的45~50%,其中85~90%用作煉鋼原料,10~15%用于鑄造、煉鐵和再生鋼材。
壓塊又可稱為打包。主要針對體積松散的管材、容器、輕薄料、散粒料、粉料等。目的一是減少容積、便于裝卸和運輸;二是制取高密度料塊,便于煉鋼工藝。
破碎就是把大塊廢鋼鐵及連帶的附屬物破碎成小塊或小顆粒,以利于分選廢物。破碎方式有機械破碎和物理破碎兩種。機械破碎是利用各種破碎機破碎,是現(xiàn)今國內常用的破碎方法。主要的破碎機械有鱷式破碎機、輥式破碎機、沖擊破碎機和剪切破碎機等。物理法破碎有低溫冷凍破碎、超聲波破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