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合同是指勞務提供人與勞務接受人依照法律規(guī)定簽訂協(xié)議,勞務提供人向接受人提供勞務活動,接受人向提供人支付勞動報酬的合同。勞務合同糾紛即為以一方當事人提供勞務為合同標的,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勞務關系發(fā)生的糾紛。
離退休人員返聘合同糾紛與勞動合同糾紛不同。離退休人員到其他用人單位工作或者被原單位返聘的,雙方之間形成的法律關系應當屬于勞務合同關系,受民法的調整。離退休人員不同于一般勞動者,與一般勞動者相比,離退休人員有相應的社會生活保障,而一般勞動者沒有,換句話說,沒有工作,一般勞動者等于無生活的保障。從理論上說,勞動法律沒必要對已有保障的離退休人員再提供額外的基本的保障,因此,已過退休年齡的人與用人單位建立的法律關系不應當屬于勞動法律關系,而屬于勞務合同關系。
建立勞動關系屬于民事法律行為的一種,因此,勞動關系的建立,除了看“用工”之外,也要看民事主體雙方有沒有建立勞動關系的合意。根據《民法典》第133條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是民事主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換言之,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核心要素,意思表示一致是民事法律行為成立的前提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爭議(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fā)生的爭議(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fā)生的爭議(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fā)生的爭議(六)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勞動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