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刷時,立面要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難后易、縱橫交錯涂刷。機械設備翻新噴漆再次是特殊用途,以達到特殊性能。待道底漆自然固化后,表面除出雜物和浮塵,即可用同樣的方法涂刷第二道環(huán)氧煤鱗片底漆。第二道底漆的厚度35~40um,用量100克/m2左右,并保證無針孔、無流淌、無漏涂,表面應平整、均勻、豐滿,光澤一致?;炷帘砻婵影疾黄教帯⒘芽p和漏點應用環(huán)氧樹脂膩子填補找平,然后在進行涂刷第二道環(huán)氧煤玻璃鱗片底漆的涂刷。
除銹:將已發(fā)生銹蝕的氧化皮及翹起、龜裂的部位用鏟刀、鋼絲刷、紗布和磨光機等工具打磨干凈,金屬表面應達到無銹蝕、無油污、無雜物,并露出均一的金屬光澤,除銹等級達到St3級標準,同時除銹部位與保留的舊漆層邊緣有平滑過度。
表面處理: 規(guī)范性的表面處理是防腐涂料賴以附著于基體表面必不可少的前提,是限度的發(fā)揮涂料防腐性能的基礎,表面處理好壞,直接涼水塔防腐工程影響涂料的附著力、施工質(zhì)量和使用壽命。
傳統(tǒng)的除銹方法主要是: (1)手工除銹。主要是用手錘、鏟、刀、鋼絲刷子、粗砂布(紙),對帶銹蝕的金屬表面進行處理,并達到除銹要求的一種方法。 (2)電動工具除銹。又稱半機械除銹,主要是采用風(電)動刷輪或各式除銹機,對帶銹蝕的表面進行處理,并達到除銹要求的一種方法。 (3)噴射或拋射除銹(又稱噴砂除銹)。主要是借助無油壓縮空氣(或高壓水)。 (4)化學除銹(又稱酸洗除銹)。主要采用無機稀酸溶液刷(噴)、浸泡帶有銹蝕金屬表面,并達到除銹的目的的一種方法。鐵在鹽水中易發(fā)生電化學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