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屬覆蓋:鋼結構防止銹蝕通常采用表面刷漆、噴涂涂料、搪瓷、塑料等方法。常用的底漆有紅丹、環(huán)氧富鋅漆、鐵紅環(huán)氧底漆等,面漆有調和漆、醇酸磁漆、酚醛磁漆等。
涂刷面漆:待中間漆徹底干燥,并檢驗合格后,除去表面浮塵,即可涂刷道環(huán)氧煤玻璃鱗片面漆,用量100~125克/m2,漆膜厚度40~50um;待層面漆干燥后,依次涂刷第二道面漆,厚度為80~100um,較后一道面漆是關鍵的一道工序,涂刷時一定要保證漆液豐滿、顏色均一、光滑平整,有一定的光澤,外觀美觀一致。
除銹:將已發(fā)生銹蝕的氧化皮及翹起、龜裂的部位用鏟刀、鋼絲刷、紗布和磨光機等工具打磨干凈,金屬表面應達到無銹蝕、無油污、無雜物,并露出均一的金屬光澤,除銹等級達到St3級標準,同時除銹部位與保留的舊漆層邊緣有平滑過度。
環(huán)氧云鐵中間漆,含有云鐵的涂層表面粗糙。這樣在中間漆完成后,就能把鋼結構發(fā)運到安裝現場,然后在安裝完畢后再覆涂面漆。對于云母氧化鐵在環(huán)氧云鐵中間漆內的含量,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據英國標準BS 4652 (1995),要達到顏料總比例的80%以上。這樣達到一定比例的云母氧化鐵含量,進一步加強了涂料的封閉作用,相比與含很少云母氧化鐵的一般配方的環(huán)氧云鐵中間漆,防腐蝕作用明顯得到了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