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表層環(huán)境變化而言,地震災害屬于地質環(huán)境災害范疇。固其發(fā)生的特殊性和危害巨大,地震災害研究已自成一個體系論,作出未來災害危障性預測,初步提出井論證不需治理、合方案的依據、布置與工程概算。
《住宅建筑規(guī)范》(GB50368-2005)規(guī)定,住宅選址時應考慮噪聲、有害物質、電磁輻射和工程地質災害、水文地質災害等的不利影響。
主要類型介紹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巖體由于某種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向下滑動的現(xiàn)象。
崩塌:是指較陡的斜坡上的巖土體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的地質現(xiàn)象。
泥石流:是山區(qū)特有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種帶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條件的特殊洪流。識別:中游溝身長不對稱,參差不齊;溝槽中構成跌水;形成多級階地等。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巖、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現(xiàn)象。
滑坡和崩塌如同孿生姐妹,甚至有著無法分割的聯(lián)系。它們常常相伴而生,產生于相同的地質構造環(huán)境中和相同的地層巖性構造條件下,且有著相同的觸發(fā)因素,容易產生滑坡的地帶也是崩塌的易發(fā)區(qū)。例如寶成鐵路寶雞至綿陽段,即是滑坡和崩塌多發(fā)區(qū)。崩塌可轉化為滑坡:一個地方長期不斷地發(fā)生崩塌,其積累的大量崩塌堆積體在一定條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時崩塌在運動過程中直接轉化為滑坡運動,且這種轉化是比較常見。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主要依據《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fā)[2004]69號)文件要求,相關技術要求依據《通知》附件1“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試行)”?!锻ㄖ芬?guī)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分級進行;對承擔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單位實行資質管理制度;報告應經具有資格的資質災害防治專家進行審查;對評估成果實行備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