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泡劑的組成主要有活性成分、乳化劑、載體和乳化助劑,其中活性成分為主要的核心部分,起到破泡、減小表面張力作用;乳化劑是使活性成分分散成小顆粒,以便于更好地分散到油或者水中,起到更好的消泡效果;載體在消泡劑中占較大比例,其表面張力并不高,主要起到支持介質(zhì)的作用,對抑泡、消泡效果有利,能把成本降低;乳化助劑是使乳化效果更好。
非硅型消泡劑主要有醇類、脂肪酸、脂肪酸酯、磷酸酯類、礦物油類、酰胺類等有機物,酰胺中常用的有單酰胺、雙酰胺等,此外還有三烷基三聚氰胺、氰脲酰氯三聚氰胺、脂肪胺等其它含氮化合物;磷酸酯類包括單烷基、雙烷基磷酸酯和氟化烷基磷酸酯等,常用于洗漆劑產(chǎn)品的消泡;羧化物包括三類物質(zhì):脂肪酸,如月桂酸、棕櫚酸等;脂肪酸酯,如脂肪酸甘油脂、動植物油等;脂肪酸皂,如硬脂酸和棕櫚酸的鈣、鋁、鎂皂;脂肪醇、醚包括直鏈和支鏈醇、醚。
消泡劑很難同時達到上述要求,只能在主要性能上滿足被消泡體系的要求。每一種消泡劑,只能對某一體系或數(shù)種體系有效,同一種泡沫體系也可選用多種不同的消泡劑,正因為如此,使用者應進行試驗,選用有效經(jīng)濟的消泡劑。
消泡劑中硅油的性質(zhì)決定了消泡劑的抑泡時間,硅油含量決定了消泡劑在使用中的消耗周期,硅油加入量過少會使消泡劑的消泡性能達不到要求值,加入量過多會影響消泡劑的性能,同時會降低消泡劑的消泡性;消泡劑粒徑大小決定了消泡劑的耐過濾性,粒徑太大可能導致消泡劑易被過濾,產(chǎn)生漂油,對抑泡產(chǎn)生影響;攪拌時間也是消泡劑抑泡能力的重要指標,攪拌不充分可能會產(chǎn)生渾濁、漂油、消泡能力減弱、抑泡時間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