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活潑,為強還原劑,化合價有0、+2、+3、+6,常見的價態(tài)是+2和+3。在室溫下,鐵可緩慢地從水中置換出氫,在500℃以上反應速度增大:
鐵在干燥空氣中很難跟氧氣反應,但在潮濕空氣中很容易發(fā)生電化學腐蝕,若在酸性氣體或鹵素蒸氣氛圍中腐蝕更快。鐵可以從溶液中還原金、鉑、銀、汞、銅或錫等離子。
隨著工業(yè)發(fā)展,在生產建設和生活中出現大量廢鋼和廢鐵,這些廢料在轉爐中不能使用,于是出現了平爐煉鋼,是由德國西門子兄弟以及法國馬丁兄弟同時創(chuàng)建的,時間是在19世紀60年代初。
鐵是地殼中較豐富的元素,僅次于氧、硅、鋁。磁鐵礦、赤鐵礦、褐鐵礦和菱鐵礦是重要的鐵礦。單體金屬常用焦炭、鐵礦石和石炭石為原料煉得。用氫氣還原純氧化鐵可得到純鐵。含碳在1.7%以上的鐵叫生鐵(或鑄鐵)。含碳量少于0.2%的鐵熔合體稱為熟鐵或鍛鐵。含碳量介于1.7-0.2之間的鐵熔體叫做鋼。生鐵堅硬,但性脆;鋼具有彈性;熟鐵易于機械加工,但要比鋼柔軟。從生鐵煉鋼,就是減低生鐵內的碳量,以及將硅、硫和磷雜質除去。
浮選發(fā)治理污水:以鐵為陽極電解污水,陰極產生氣泡(氫氣)使污垢浮起,達到一定厚度使可去除,陽極產生的Fe2+遇到陰極產生的OH-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沉淀(Fe(OH)2被氧化成Fe(OH)3),吸附雜質。
什么是電蝕?如何才能避免電蝕?
當不同類金屬在氧氣和濕氣中yr_tit相互接觸時,越是貴重的金屬要比次貴重金屬更能經得住腐蝕。銅是貴重的金屬之一,必須要與其他次貴重金屬分隔開來。應盡量免不同類金屬之間的接觸。如果接觸是不可以避免的,那么就用鉍或鋅鉻酸鹽涂層或漆層涂在相鄰表面上。另外,用非吸附性材料進行捆扎或填充也是十分有效的。金屬是以它們的貴重程度來劃分等級的。
同時應盡量避免銅表面的沖刷物沖刷到鄰近、暴露的次貴重金屬表面上,因為沖刷物中攜帶的銅鹽會加速次貴重金屬的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