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管系統(tǒng)工作原理
風機盤管空調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就是借助風機盤管機組不斷地循環(huán)室內空氣,使之通過盤管而被冷卻或加熱,以保持房間要求的溫度和一定的相對濕度。盤管使用的冷水或熱水,由集中冷源和熱源供應。與此同時,由新風空調機房集中處理后的新風,通過專門的新風管道分別送入各空調房間,以滿足空調房間的衛(wèi)生要求。
風機盤管空調系統(tǒng)與集中式系統(tǒng)相比,沒有大風道,只有水管和較小的新風管,具有布置和安裝方便、占用建筑空間小、單獨調節(jié)好等優(yōu)點,廣泛用于溫、濕度精度要求不高、房間數(shù)多、房間較小、需要單獨控制的舒適性空調中。
中央空調制冷系統(tǒng)的選擇,應根據(jù)負荷大小、能源提供方式、便利程度等多種客觀條件決定。其中活塞式制冷壓縮機多為中型(標準制冷量60~600KW)和小型(小于60KW),但是由于其噪音大、效率低且容易發(fā)生故障,使用的已不多;渦旋式制冷壓縮機主要用于小型制冷系統(tǒng),在家用空調以及商用VRV等小型系統(tǒng)大量使用;而螺桿機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及操作維護方便,另外技術成熟等一系列獨特的優(yōu)點,已經廣泛應用于空調中;離心式壓縮機結構簡單緊湊,運動件少,工作可靠,經久耐用運行費用低,一般適用大于500RT的制冷系統(tǒng)中,并且可以實現(xiàn)無級調節(jié),使機組的負荷在30%~范圍內工作。通常情況下,多采用電制冷,在燃氣或燃煤資源豐富的地區(qū),可采用吸收式制冷。
三項指標
制冷(熱)量、能效比和噪音的大小是衡量空調優(yōu)劣的三個為關鍵的指標。
制冷(熱)量
空調器在進行制冷(熱)運轉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除去的熱量,法定計量單位W(瓦)。
國家標準規(guī)定空調實際制冷量不應小于額定制冷量的95%。
能效比
又稱性能系數(shù)(COP),是指空調器制冷運轉時,制冷量與制冷功率之比,單位W/W。
國家標準規(guī)定,2500W空調的能效比標準值為2.65;2500W至4500W空調能效比標準值為2.70。
cop值越好,表示空調越節(jié)能。cop值3.6以上屬于一級能效。
五點提示
1、與普通空調安裝方法不一樣,小型中央空調的設計安裝必須在居室裝潢之前,主機通過吊頂式(甚至放在衛(wèi)生間吊頂上)安裝或裝入壁櫥內,使房內看不到主機,整體格局更簡潔美觀。選用這種設計的項目在建筑過程中安裝完成,否則會對后期裝修造成影響。
2、家用中央空調一般都不具有新風系統(tǒng),即使是空氣熱泵型的,新風更換也只能達到15%。如想達到更好效果,需另加新風系統(tǒng)。
3、家用中央空調室外機都會產生一定噪音,但并不很大,不過還是將其安裝在遠離臥室的陽臺上。
4、室外機會占用陽臺1平方米左右的面積。
5、家用中央空調的使用壽命一般為15年左右,到時需業(yè)主自己花錢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