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隔墻隔聲存在一個普遍的規(guī)律,即材料越重(面密度,或單位面積質量越大)隔聲效果越好。對于單層密致勻實墻,面密度每增加一倍,隔聲量在理論上增加6dB,這種規(guī)律即為質量定律。對于雙層的紙面石膏板墻,質量定律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即增加板的層數(shù)或厚度都可以獲得隔聲量的提高。
輕型勻質墻體,如石膏砌塊、加氣混凝土板、膨脹珍珠巖板、輕質圓孔板等,面密度大多在60-100kg/m2,受到質量定律的限制,隔聲量Rw=35-40dB。對于單層重墻,面密度大于250kg/m2,如120磚墻,90厚空心混凝土砌塊、100厚混凝土墻板等,隔聲量Rw可達45dB左右,面密度超過500kg/m2的240磚墻、200厚混凝土墻等的隔聲量可達50-55dB左右。
吸聲,對同一個空間,改變室內聲場的特性。吸聲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室內的混響聲,對直達聲不起作用,也就是說吸聲可提高音質,但對降噪能力效果不好;且吸聲材料是以多孔、疏散的材質,隔聲則是以密質為主的;
隔聲,相對兩個空間的,隔聲的主要作用就是隔斷聲音從一個空間到另一個空間,防止噪聲的干擾。隔聲材料材質的具體要求是:密實無孔隙、有較大的重量.
材料吸聲和材料隔聲的區(qū)別在于,材料吸聲著眼于聲源一側反射聲能的大小,目標是反射聲能要小。吸聲材料對入射聲能的衰減吸收,一般只有十分之幾,因此,其吸聲能力即吸聲系數(shù)可以用小數(shù)表示;材料隔聲著眼于入射聲源另一側的透射聲能的大小,目標是透射聲能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