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精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圓柱狀,粗壯肉質(zhì),由于結(jié)節(jié)膨大,因此節(jié)間一頭粗,一頭細,在粗的一頭有短分枝(這種根狀莖類型制成的藥材為雞頭黃精),直徑l一2厘米,淡黃色。莖直立,高50一90厘米少長達l米以上。單葉輪生,每輪4—6枚,條狀披針形,長8一15厘米,寬4—14毫米,先端拳卷或彎曲成鉤,基部楔形或圓形,無柄。
黃精的病害主要是葉斑病,防治方法:收獲后清潔田園,將枯枝病殘體集中燒毀, 消滅越冬病原;藥劑防治: 發(fā)病前5月底噴1:1:120 波爾多液,或50% 退菌特1000倍液,每5~7天1次,連噴3~4 次;
水分管理。天氣干旱時適當澆水,雨季要注意排水,田間切勿出現(xiàn)積水疏蕾去花。以地下根狀莖為收獲目標的黃精,在每年的5月中旬開始,要及時疏蕾去花,以減少營養(yǎng)消耗,促進地下根莖生長,提高產(chǎn)量,增加經(jīng)濟效益。
田間管理:(1)追肥。以有機肥料為主,配合使用無機肥料。有機肥主要是圈肥、堆肥、綠肥等土雜肥,無機肥料使用N:P2O5:K2O =15:15:15復合肥等,可土壤追施。土壤追施分兩次進行,次為每年的6月上、中旬植株生長旺盛期,第二次在每年的11月中旬,地上植株開始枯萎時進行,每次追施復合肥450千克/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