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廣告作品是否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廣告作品中圖形的表現是否能夠抓住消費者,并引起消費者的共鳴。相對于文字,圖形具有動態(tài)畫面構成要素。在實際運用圖形時,應考慮的因素如下:
①圖形的使用數量宜少而精。對大多數廣告作品而言,圖形運用的多寡,傳播效果不同。一兩幅質量高精的圖片,形象鮮明,可以一針見血地突出主題,具有以一當十的效果;而超過兩個圖形之后,產生的視覺沖擊力相對減弱,畫面氣氛顯得平淡。
②圖形的面積大小取決于圖形的重要性。大面積的圖形往往用來渲染氣氛,可以產生較強的沖擊力。尤其是室外大型的廣告招貼,更需要形象生動的圖片來抓住受眾的視線,以達到瞬間傳達信息的目的,小面積圖片用于幫助和加深印象。
③根據人們的習慣和感情因素,消費者對廣告的感受直接影響廣告的效果。
形的重復可以得到具有連續(xù)性與秩序感的圖形組合,形的創(chuàng)意連接或有秩序的巧妙安排,加強了圖形表現的審美趣味和視覺沖擊力,這種有機組合、耐人尋味的特點,是單體圖形很難達到的。
以形狀相似作為轉換條件,將抽象基本單元聯想為多個具象形。運用聯想、發(fā)散思維可以幫助設計師從熟悉的物品上尋找到創(chuàng)意,由此帶來既熟悉又陌生的視覺效果。
利用不同造型之間在某種特征上的共性,通過繪畫或軟件處理進行組合重構,從而生成新的形象,這種形象通常在生活中并不真實存在,但因不同造型在形或意方面的內在聯系而使得它們的組合圖形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趣味性,超越了空間、時間和必然的限制。
在較符合通常規(guī)律或較秩序化的圖形中,在局部加入某種異變元素,使畫面產生反規(guī)律性或反秩序性的特異變化,這時整個畫面呈現的就不再是規(guī)律性或秩序性的圖形形象,而是異構圖形形象。這種圖形甚至可以形成強烈反差而產生焦點作用。
設計時應注意“形”與“意”或“意”與“意”之間的內在關聯,切忌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