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耳菌人工進行種植的種植環(huán)境,菌包的質量,室內溫濕度,恒溫和通風光照都有一定的要求。目前采用的是固體發(fā)酵法生產槐耳菌質,液體培養(yǎng)法生產菌絲體,液體培養(yǎng)培養(yǎng)基:玉米粉2%,豆餅粉2%,pH5左右。溫度:27-28℃。
《新修本草》中記載道:“槐耳,此槐樹上菌也,當取堅如桑耳者良。”由此可知,槐耳是非常堅硬,可以入藥的。木耳是一種含有膠質,非常柔軟的藥 食兩用的,而槐耳和木耳并不是同一種類。中國的歷代醫(yī)書上都記述了“槐耳”,說它有止血、止痢的顯著功效。
這種只在槐樹上生長的木耳就叫做“槐耳”,顧名思義,就是生長在槐樹身上的木耳,實際上說生長在槐樹身上倒不如說寄生于槐樹(包括槐、洋槐、刺槐等樹)身上,因為槐耳本就是一種寄生菌類。 槐耳只是民間的俗稱,它的學名叫做“槐栓菌”,而關于槐耳這么名字的由來可是非常的悠久了,早在《唐本草》就有記載:“槐耳,槐樹茵也”。
選擇黑槐樹自然干燥風化與硫化煤構成槐耳菌的培養(yǎng)基;將槐耳菌根接種于黑槐樹培養(yǎng)基向陽的一面;接種一周后,早晚灑水4-5天,間隔一周后,再進行早晚灑水,待出現(xiàn)菌點后,每天進行灑水3-4次,可生長出具有、、止血功效的槐耳。生長周期短,出耳率高,培植方法簡便,是挖掘珍貴藥材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