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栓菌子實體無柄,菌蓋半圓形,常呈覆瓦狀,木栓質,棕褐色,近光滑,有少數環(huán)紋,(2.5-7)cm×(3-4)cm,菌肉黃白色,干后有香味,厚4-300mm,菌管長約5mm,壁厚而光整,孔口黃白色,多角形,每1mm間5-6個,孢子無色,光滑,孢子印白色,常有囊狀體。
槐耳的各家論述 1、《藥性論》:能治風,破血,益力。 2、《唐本草》:主五痔,心痛,女人陰中癢痛。 3、《本草圖經》:治大便血及五痔、脫肛等。
槐耳的藥用功效 【性味】味苦、辛,性平。 【歸經】肝、脾、大腸經。 【功效】止血,止痢,。主痔瘡出血,便血,崩漏,痢疾,肝癌,肝炎。
王墨榮氏等用槐耳沖劑原發(fā)性肝癌,結果顯示治后一年生存率有顯著提高,與促使帶瘤動物生命延長的實驗結果相符合。并提示,該藥對早期病例,療效較為顯著。期間,無明顯毒副反應,提示該藥臨床應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