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輥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清洗塵粒、紙毛、墨皮等雜物,或安裝不當、壓力調節(jié)不勻等因素使水墨輥受到磨損,墨輥表面凹凸不平或軸心線不平直,嚴重時出現墨輥兩頭粗中間細或中間粗兩頭細的變形。
當根著墨輥與印版滾筒空擋(叼口位置)接觸時,產生的沖擊力使竄墨輥被頂起,隨后落下,竄墨輥與著墨輥間產生滑移,影響根著墨輥轉移到版面的墨量變化,從而產生“條杠”,同時也影響第二根粉墨輥墨膜的均勻度;當第二根粉墨輥與印版滾筒空擋接觸時,也使竄墨輥經歷被頂高又落下這個過程,此時根著墨輥正處于印版內,落下的竄墨輥沖擊根著墨輥而產生“條杠”。同理,第三、四根著墨輥也會對印版產生“條杠”,因而整個版面出現時輕時重的“條杠”群。
膠印機輸墨部分的各墨輥基本采用一軟一硬的配合模式,輥間的壓力調整過大時,硬輥(竄里輥)與軟輥(著墨輥、勻墨輥)之間發(fā)生嚴重的擠壓,軟輥在壓力作用下,接觸面產生下陷而兩側微鼓影響油墨轉移從而產生“條杠”,或者竄墨輥換向時間與滾簡運轉不配合時,竄墨輥的竄動影響墨輥上的墨量而產生“條杠”。
另一方面,應調整好墨輥與串墨鐵輥的接觸位置,一般自動印刷機設有幾組的串墨裝置,以實現均勻的輸墨。但是,如果膠輥與串墨鐵輥存有接觸不良情況,勢必造成傳墨不充分、不均勻,使印品橫向版面墨色出現濃淡不均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