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于光滑老化的墨輥應(yīng)及時更換,保證墨輥良好的傳墨性能和墨輥表面足夠的儲墨量,使印刷所消耗的墨量與墨輥的儲墨量之比盡可能小,這樣就能增強墨輥自身調(diào)整墨量的能力,使印刷品墨色一致。
掌握好油墨的流動性和黏度,因為油墨的流動性與黏度直接影響油墨的傳輸速度和墨輥的儲墨量。
嚴(yán)格控制版面水分,防止油墨過量乳化,保證油墨的正常傳輸與附著性能。
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效果非常好。此外,由于平時操作不當(dāng),有的重膠輥中間部位因受傷脫掉了一小塊膠皮,這時應(yīng)及時將其擦拭干凈,并用刀片將其刮干凈,再用302改性丙烯酸酯膠黏劑均勻地涂抹在上面,待達(dá)到使用強度時再用細(xì)砂紙打平,即可上機使用。
若網(wǎng)點印得較飽滿,實地平服,然后拿起來,面對印品,在印品背面加光照狀況下用肉眼看印品,印品透射光下呈微透亮即可,完全不透一點亮說明墨層太厚,墨量太多,印刷品印出來以后再對照一下原稿或打樣的墨色是否一致,比已干燥的打樣稿略深一點點為佳),后以合適的墨量簽樣,正式開印。版面的墨量和水量的確定和平衡,要貫穿在整個印刷過程中。對于操作者來說是一個必須很好掌握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