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六面印實物較少。這種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帶而佩,鼻端作一小印,連同其余五個印面故稱六面印。傳世六面印的一種典型風格為帶邊白文,每字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豎筆多引長下垂,末端尖細,猶如懸針,所以有“懸針篆”的俗名。這種風格雖然尚有筆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處,但很容易流于庸俗,遠不及漢印的相茂,故歷來篆刻家只偶一為之。
古璽是先秦印章的通稱。我們現(xiàn)在所能看到的早的印章大多是戰(zhàn)國古璽。這些古璽的許多文字,現(xiàn)在我們還不認識。朱文古璽大都配上寬邊。印文筆畫細如毫發(fā),都出于鑄造。白文古璽大多加邊欄,或在中間加一豎界格,文字有鑄有鑿。官璽的印文內容有“司馬”“司徒”等名稱外,還有各種不規(guī)則的形狀,內容還刻有吉語和生動的物圖案。
印章一般指的是個人或單位的圖章,亦稱戳記,是一種平面符號。電子印章與我們平常所使用的實物印章不同,它以photoshop專用格式即PSD文件為存儲格式,只有在photoshop中可以編輯使用。電子印章實際是一個圖層,背景是透明的,可加蓋在JPEG、TIFF等電子文件上。在一些風光攝影、花卉攝影作品的后期制作中,除了題一些字詞外再加蓋一個或幾個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印章,作為壓題或落款,不僅具有中國書畫風格,還可以大大提升作品的欣賞性和藝術性。v尤其在畫意攝影的作品中,印章成為畫面均衡及構成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
破損處理是制印的關鍵步驟,篆刻為古印,要求刻完后把邊緣有意鑿打成殘邊,給人一種古舊感,這也是一種風格,是一種藝術的殘缺美,破損處理這一環(huán)節(jié)完全憑借個人的藝術感覺和對書法篆刻知識的認知程度,臨摹仿照是學習的捷徑。破損處理的工具是橡皮擦。用橡皮擦反復擦除字及邊框,做到處理后的印章邊緣殘缺不齊,字體也要適當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