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孔起始部位稱孔口,側(cè)部稱孔壁,底部稱孔底。鉆孔的直徑D簡稱孔徑,孔口直徑稱開孔口徑,孔底直徑稱終孔直徑。從孔口至孔底的距離H稱鉆孔深度,簡稱孔深。鉆孔的某一段稱孔段。
鉆孔的功用:
地質(zhì)鉆孔
地質(zhì)鉆孔
①獲取手地下地質(zhì)實物資料,即從鉆孔取出巖心、礦心、巖屑或液、氣態(tài)樣品,必要時從孔壁補取側(cè)壁巖樣礦樣;
②作為地球物理測井的通道,獲取巖礦層各種地球物理信息;
③作為人工通道觀測地下水層水文地質(zhì)動態(tài);
④有的鉆孔可探采結(jié)合,開采地下水、地熱、油氣等。
用鉆頭在實體材料上加工孔叫鉆孔。各種零件的孔加工,除去一部分由車、鏜、銑等機床完成外,很大一部分是由鉗工利用鉆床和鉆孔工具(鉆頭、擴孔鉆、鉸刀等)完成的。在鉆床上鉆孔時,一般情況下,鉆頭應(yīng)同時完成兩個運動;主運動,即鉆頭繞軸線的旋轉(zhuǎn)運動(切削運動);輔助運動,即鉆頭沿著軸線方向?qū)χぜ闹本€運動(進給運動),鉆孔時,主要由于鉆頭結(jié)構(gòu)上存在的缺點,影響加工質(zhì)量,加工精度一般在IT10級以下,表面粗糙度為Ra12.5μm左右、屬粗加工。
試鉆
鉆孔前必須先試鉆:使鉆頭橫刃對準孔中心樣沖眼鉆出一淺坑,然后目測該淺坑位置是否正確,并要不斷糾偏,使淺坑與檢驗圓同軸。如果偏離較小,可在起鉆的同時用力將工件向偏離的反方向推移,達到逐步校正。如果偏離過多,可以在偏離的反方向打幾個樣沖眼或用鏨子鏨出幾條槽,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該部位切削阻力,從而在切削過程中使鉆頭產(chǎn)生偏離,調(diào)整鉆頭中心和孔中心的位置。試鉆切去鏨出的槽,再加深淺坑,直至淺坑和檢驗方格或檢驗圓重合后,達到修正的目的再將孔鉆出。
注意:無論采用什么方法修正偏離,都必須在錐坑外圓小于鉆頭直徑之前完成。如果不能完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在背面重新劃線重復(fù)上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