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防手續(xù)相關問題(流程、資料)
2、消防藍圖相關問題(設計、資質、審核)
3、消防工程改造(現場圖紙合規(guī)化、工程量)
4、消防維保咨詢
5、消防檢測咨詢
6、消防評估咨詢
7、消防疑難問題咨詢
8、消防建筑規(guī)范咨詢
設計說明書
1工程設計依據。主要設計文件的名稱、編號、采用的主要標準(包括所采用的法律、法規(guī)的編號、主要標準的編號等),經有關部門批準的項目規(guī)劃許可技術條件,建設單位提供的有關使用要求或生產技術。
2建設規(guī)模及設計范圍。包括項目的設計規(guī)模和項目組成,分期建設內容,續(xù)建擴能的設想及相關措施,承擔的設計范圍和分工。
三、總體指標。包括總建筑面積、建筑面積、建筑高度、劇院、體育場館、車庫停車位、車間、倉庫火災危險性類別。
4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結構的應用。
5具有特殊火災危險性的消防設計,需要設計審批時需要解決或確定的問題。
包括場地名稱、位置、場地內原有建筑物、構筑物及其保留、拆除情況、建筑物、構筑物滿足防火距離的條件、功能分區(qū)、豎向布置(平坡或臺階式),人流、車流的組織,出入口、停車場(庫)的布置及停車數量的確定,消防車道和高層建筑的消防,場地布置,道路主要設計技術條件。
包括建筑面積、層數、層高和總高度、建筑防火類別、耐火等級和結構選型、建筑構件的結構和燃燒性能、耐火極限、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工藝要求、功能分區(qū)、平面布置,立面造型及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疏散、消防電梯、交通組織及建筑豎向交叉口通風設施的布置、防火防煙分區(qū)的劃分等。
包括消防供電負荷等級的確定,消防用電設備配電線路的選擇和敷設方式,備用電源的性能要求和啟動方式;變壓器、配電、電站的位置、數量和容量,以及設備的技術條件和選型要求;消防技術標準包括導線、電纜、母線的材質、型號、敷設方式,配電設備、燈具的選擇和安裝方式;照度值、供電方式等,消防應急照明的燈具配置、選線及敷設方式、控制方式及持續(xù)時間;消防疏散指示標志的設置位置、照明及供電時間。
包括防護等級和系統組成的確定,消防控制室位置的確定,火災探測器、報警控制器、手動報警按鈕、控制臺(柜)等設備的選擇,火災報警和消防聯動控制要求,控制邏輯關系和控制顯示要求,火災應急廣播、火災報警裝置及消防通信概述,電氣火災報警、火災報警及消防通信主電源和備用電源供電方式概述,接地和接地電阻要求,傳輸和控制電纜選擇及敷設要求,應急照明聯動控制方式等;當有智能系統集成要求時,應說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與其他子系統的接口方式及聯動關系。
當采用市政管網供水時,應說明給水干管的走向、管徑、連接管數、能提供的水壓;當采用天然水源時,應說明水源的水質、供水能力和取水設施;采用消防水池供水時,應說明消防水池的設置位置、有效容積和補給水量的確定、取水設施及技術保證措施。
包括設置位置、結構型式、耐火等級、設備選型、數量、主要性能參數及使用要求。
包括室外消防用水量標準及一次消防用水量和總用水量的確定,室外消防給水管道及室外消火栓的布置,系統給水方式,設備選型及控制方式。
包括室內消火栓的位置、用水量的確定、室內消防給水管道及消火栓的布置、系統供水方式、設備選型及控制方式、消防水箱的容量、位置及技術保證措施。
介紹了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等各種自動滅火系統的設計原則、設計參數、系統組成、控制方式和主要設備的選擇。
包括防煙分區(qū)及防排煙方式的設置,防排煙系統送、排風量的確定,防排煙系統及設施的配置及控制方式,暖通空調系統的防火措施。
包括燃料系統的設計說明,如室內燃料系統的類型、管道設計和敷設方式、燃氣器具的安裝和使用要求;鍋爐房的設計說明,如鍋爐型號、規(guī)格、數量和燃料系統;加油站房、柴油發(fā)電機房的設計說明,氣瓶組站等電站建筑物。
全文共分為14章
招標文件或合同文件(含標前施工組織設計)。
設計文件(圖紙、勘探資料、設計說明)、圖紙會審資料、項目管理規(guī)范。
現場情況(施工環(huán)境、現場水、電、路及周邊調查資料)。
現行國家有關技術規(guī)范、標準、技術規(guī)程、建筑規(guī)程、規(guī)章制度和技術經濟指標、行業(yè)規(guī)程、地方性法規(guī)和政府文件、公司技術資料、各項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文件。
施工進度計劃的內容應包括:編制說明、施工總進度計劃(圖紙)、分階段(分批)實施的工程開竣工日期和里程碑節(jié)點。
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根據施工合同、施工進度目標、工期定額、有關技術經濟資料、施工部署和主要工程施工方案編制施工進度計劃。
(2) 施工進度計劃應以工程結構分解得到的工作項目作為計劃的基本目標,計算工程量并核定相應的定額,確定勞動量和機械臺班數,計算各工程項目的施工天數,編制初步計劃計劃。檢查調整后,編制施工進度計劃。本計劃為階段性控制計劃,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按《進度管理辦法》要求執(zhí)行,編制月(或周)進度計劃,便于操作。
(3)施工進度應反映基礎、主體、裝飾、屋面、安裝、埋設、水電安裝等施工的初始控制時間,應反映安裝工程的插入點;與土建配合時間段及安裝技術內容。
(4) 施工進度計劃應涵蓋工程承包范圍內的全部工作內容,包括施工單位指定的分包工程和與工程承包范圍內的工程有工序交接關系的直接承包工程。進度計劃應反映上述所有工作內容的過程連接關系。
施工準備工作的時間安排以列表的形式出現,內容按時間順序排列,主要包括:準備工作內容、完成時間和負責人。
步驟:首先通過預算的方式初步確定資源需求,然后根據設計文件、項目管理能力、勞動定額、施工定額和以往的工程經驗對初步需求進行調整,得出資源需求計劃。根據項目結構分解,可以得到分部甚至分項工程的資源需求計劃。計劃內容包括:勞動力需求計劃、主要材料及施工周轉設備需求計劃、施工機械設備需求計劃、計量設備需求計劃、成品、半成品訂貨及需求計劃。
施工布置圖應分為基礎、主體、裝飾三個施工階段。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應包括以下內容:
(1) 施工場地條件、封閉式施工設施、出入口位置;
(2) 擬建建(構)筑物的位置、外形尺寸和層數;
(3) 加工設施(模板、鋼筋、鐵件加工區(qū)等)、儲存設施(干混砂漿儲罐、倉庫等倉庫)、成品、半成品和設備的儲存區(qū)、施工作業(yè)區(qū)(砂漿制備、鋼結構拼裝、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等)的位置和面積,等)在臨時設施的表面能清楚地界定辦公室和起居室等;
(4) 施工現場設置的垂直運輸設施、混凝土運輸設施、供電設施、給水采暖設施、排水排污設施和臨時施工便道;
(5) 施工現場必要的、消防、安保、環(huán)保設施;
(6) 地上、地下相鄰的建(構)筑物及相關環(huán)境;
確定項目的重要環(huán)境因素,制定項目的環(huán)境管理目標;
根據項目特點,進行環(huán)境保護資源配置;
建立現場環(huán)境檢查制度,對環(huán)境事故的處理作出相應規(guī)定。
消防工程改造設計、施工常見于對原有建筑內商業(yè)、辦公、賓館、娛樂場所的新建、改建。在消防改造安裝、消防系統設計中,要注意什么問題,應該依照如防火設計規(guī)范等規(guī)范的哪些內容?
消防工程改造、安裝特別需要注意的事項
消防火災探測器的安裝改造
探測器應按設計要求區(qū)分的類型選用,并且要逐個進行模擬試驗,經試驗合格后才能使用
A、感煙、感溫探測器具體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米。
2)、探測器周圍0.5米內不應有遮擋物。
3)、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米,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米。
4)、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宜居中布置,感溫探測探測器應按設計要求區(qū)分的類型選用,并且要逐個進行模擬試驗,經試驗合格后才能使用
A、感煙、感溫探測器具體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米。
2)、探測器周圍0.5米內不應有遮擋物。
3)、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米,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米。
4)、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宜居中布置,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探測器距離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
5)、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必須傾斜時,傾斜角不應大于45度。
B、探測器底座應固定牢靠,并應使探頭報面對從主要入口處便于觀察的方向。
C、探測器的端子應根據不同類型,按照功能與極性正確聯線,其導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線頭搪錫時,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
探測器及底座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5厘米的余量,入端處應有明顯標志。
探測器底座穿線孔宜封堵,安裝完畢后的探測器底座應采取保護措施。
探測器在即將調試時方可安裝,在安裝前應妥善保管,并應采取防塵、防潮、防腐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