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反應釜現(xiàn)行的標準為:(1) GB25025-2010《搪玻璃設備技術條件》;(2) 搪瓷開式反應釜為GB/T25027-2010《搪玻璃開式攪拌容器》;(3) 搪瓷閉式反應釜為GB/T25026-2010《搪玻璃閉式攪拌容器》;(4)因搪瓷反應釜一般為承壓容器,還要符合GB150《鋼制壓力容器》。
損壞原因
搪瓷釜是將含硅量高的瓷釉噴涂到低碳鋼胎表面,經900℃左右的高溫焙燒,使瓷釉密著于金屬鋼胎表面而形成,由于這兩種材料的機械性能和物理性能各不相同,因此搪瓷釜的破損原因也多樣,一般有以下幾種原因:
機械損壞
搪瓷抗沖擊力非常差,任何金屬、硬物對其進行撞擊均會導致搪瓷破損。因此搪瓷釜使用過程中嚴防任何金屬、硬物掉進釜內,如遇堵料,必須用塑料棒疏通,檢修時蓋好鍋蓋,嚴防焊渣熔化瓷面出現(xiàn)小坑或爆瓷。
在釜體加工過程中,由于卷筒、沖壓、焊接產生大量的內應力,這些應力在搪瓷前應徹底消除,如消除不徹底會導致搪瓷爆瓷。這種損壞往往發(fā)生在投入使用后的頭三個月。所以對胚體進行熱處理或時效處理能防止一定的應力爆瓷。搪瓷(搪玻璃反應釜)表面硬而脆,機械強度很低,表面硬度比較大,受到沖擊力的作用即行破碎。設備在運輸、安裝的過程中,常常導致搪瓷表面出現(xiàn)脫瓷現(xiàn)象,造成罐體腐蝕而無法使用。
焊接處有氣泡、縮孔、裂紋等缺陷,對氫有強烈的吸收作用。所以應盡量避免對坯體進行熱加工。另外,要防止鱗爆的產生,還必須減少氫的來源,或者給氫提供一個聚集的空間。在高溫800~900 ℃搪燒時,瓷釉內的水與金屬Fe 發(fā)生下列反應:Fe + H2O →FeO + 2H這對鋼坯的含氫量影響很大,這是鋼板析氫為嚴重的因素,因此,在產品燒成時,一定要盡可能地減少瓷釉中水分的含量和鋼坯表面吸附的水分,以及燒成環(huán)境中的水分,從而減少氫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