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裝裱完成后做展示用,可用木線制作成畫框。國畫框大多是圓角形式的框,一般為純手工制作,增加作品古樸、中國風的感覺。國畫裝裱裝框一般都需要用卡紙蓋邊,玻璃覆蓋畫框正面,背板墊于作品背面,用射釘槍進行固定。
數字油畫框,又名數字彩繪和編碼油畫,是通過特殊工藝將畫作加工成線條和數字符號,繪制者只要在標有號碼的填色區(qū)內填上相應標有號碼的顏料,就可以完成的手繪產品。她流行于歐美、日、韓,匯集休閑、裝飾、饋贈、學習等功能于一身,它能使沒有半點繪畫基礎的人馬上繪制出一幅令人贊嘆的藝術作品,并享受到繪畫過程的無窮樂趣。
驚燕
亦稱“綬帶”原只是垂畫畫的天頭處,燕子飛近畫面,兩帶自然飄動,可驚走燕子。后來用它作為裝飾,就把這兩條帶子固定在天頭上,刺綬帶的寬度可根據畫的寬度而定,如二尺寬的裱件可用六分寬的綬帶較為合適。用料楊與隔界相同。它的長度與天頭一樣,但不要太厚,厚則使畫不平。如隔界是綾子的,綾上有花紋,那么刺綬帶時就要注意花紋的完整?,F在日本裝還有用活動的飄帶,用來驚動止棲的繩燕,以保護書畫,故又名“驚蠅”。
尾子:亦稱“拖尾”,古時稱為“ 贉 ”紙質,或原白或染色,用于敘記題跋。
撞邊卷:畫心鑲接隔水、引首、尾子之后,上下兩邊鑲仿古皮紙邊,并將其對折粘牢,再鑲接天頭。
轉邊卷:畫心與引首挖嵌在染配好的綾或絹中,在鑲接帶小邊的尾紙。
套邊卷:畫心按順序鑲接隔水、引首、尾子之后,上下兩邊粘包仿古色棉連紙條即“套邊”,再接鑲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