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度的簡單判斷
a、“手捻”法:用手來判斷黏度的大小,由于黏度隨溫度的變化和個人的感覺,往往存在較大的人為誤差。但用這種方法比較同一油品使用前后黏度的變化是可行的。
b、玻璃傾斜觀測法:將兩種不同液壓油各取一滴滴在一塊傾斜的干凈玻璃上,看哪種流動較快,則其粘度較低。
油液污染的油滴斑點試驗
取一滴被測液壓油在濾紙上,觀察斑點的變化情況,液壓油迅速擴散,中間無沉積物,表明油品正常;液壓油擴散慢,中間出現(xiàn)沉積物,表明油已變壞。
判別液壓油質量狀況的方法很都多,如用化學方法判斷油中是否進了水等。以上只是從工程機械野外作業(yè),條件惡劣的方面考慮的幾種簡單方法。
據測算,目前我國各類工程機械設備、汽車、船舶和飛機火車等大型機械每年產生的廢機油達2500萬到3000萬噸,其實,這些廢潤滑油經過適當工藝處理,除去變質成分及外來雜質污染物都可以成為潤滑油,這種方法無論從技術、環(huán)境保護、資源合理利用以及經濟角度看都是一種合適的處理方法。但是據相關部門統(tǒng)計,目前廢機油的回收利用率只有20%,那么這些廢機油究竟去了哪里呢?
質量較好的廢機油,經過適當工藝處理,除去變質成分及外來雜質污染物成為潤滑油,然后經過包裝流向機油市場。這這辦法雖然從各方面來講都是一直合理的處理辦法,但是大部分小商販的制作工藝和制作方法做不到控制和嚴格的要求,生產出來的油品質量也不符合標準,這也正是市場上各種假機油泛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