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地選擇
選擇坐北朝南的旱地、坡地或荒地,旁邊要有較大面積的果園、草地或山地作為放養(yǎng)場地。可建造塑料大棚雞舍或改造舊建筑物為雞舍,棚舍中間高,兩邊低,寬4米,中間高2. 5-3米,兩邊滴水檐高1. 2-1. 5米,頂蓋毛草,四周挖好排水溝。雞舍建筑面積按8-10只/米2計算。根據(jù)雞只密度在場地四周圍上簡易圍欄,蓋上防雨遮陽棚,場地上每30-50只雞設(shè)一個料位,80只雞使用一個飲水器。
進雞前對雞舍及環(huán)境要徹底沖洗,嚴格。苗雞入舍時溫度要求在33-35℃,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脫溫。苗雞進舍后,應(yīng)及時供給清潔的溫開水使其盡快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減少應(yīng)激,防水以及卵黃的吸收。
草雛雞人舍后,1~2小時即可給予飲水。初飲時,可在水中參加5%葡萄糖,以加強雞的體質(zhì),緩解應(yīng)激,便于胎糞排出。水溫一般要挨近舍溫(16~20℃)。雛雞出殼后1~3日齡,開食的飼料以精料爲主,用小麥、玉米面或碎米撒在料布上或料槽里,讓其安閑采食。
舍內(nèi)溫度的操控,在育雛期**爲重要,具體要求是0~1周齡33~31℃,2~3周齡30~25℃,其時爲25~20℃。如舍內(nèi)溫度達不到,應(yīng)恰當加溫。舍內(nèi)**濕度以55%~65%爲宜。雛雞出殼后第1周內(nèi),每天光照20~23小時;第2周初步,每天光照可減至16~13小時,其時逐漸選用天然光照時刻。一般光照燈泡距空中2m,每平方米1.5~2W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