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隨廢水排出的重金屬,即使?jié)舛刃?,也可在藻類和底泥中積累,被魚和貝類體表吸附,產(chǎn)生食物鏈濃縮,從而造成公害。 水體中金屬有利或有害不僅取決于金屬的種類、理化性質(zhì),而且還取決于金屬的濃度及存在的價態(tài)和形態(tài),即使有益的金屬元素濃度超過某一數(shù)值也會有劇烈的毒性,使動植物中毒,甚至死亡。
重金屬污染與其他有機化合物的污染不同。不少有機化合物可以通過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的凈化,使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屬具有富集性,很難在環(huán)境中降解。目前我國由于在重金屬的開采、冶煉、加工過程中,造成不少重金屬如鉛、汞、鎘、鈷等進入大氣、水、土壤引起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
銥,金屬元素,元素符號Ir,原子序數(shù)77,原子量192.22,元素名來源于拉丁文,原意是“彩虹”。銥在地殼中的含量為千萬分之一,常與鉑系元素一起分散于沖積礦床和砂積礦床的各種礦石中。
1803年英國化學家史密森·特南特、法國化學家德斯科蒂等用王水溶解粗鉑時,從殘留在器皿底部的黑色粉末中發(fā)現(xiàn)了兩種新元素━━鋨和銥。自然界存在兩種同位素:銥-191、銥-19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92Ir是通過穩(wěn)定元素191Ir受中子輻射獲得。衰變放出γ射線,半衰期74.2d,常用于工業(yè)探傷。
銠存在于鉑礦中,在精煉過程中可以集取而制得。顏色為銀白色, 金屬光澤,不透明。硬度4~4.5,相對密度12.5。熔點高,為1955℃。 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由于銠金耐腐蝕,而且光澤好,因此主要用于電鍍業(yè),將其電鍍在其它金屬表面,鍍層堅固耐磨,反光效果好?;蟽r2、4和6。電離能7.46電子伏特。在中等的溫度下,它也能抵抗大多數(shù)普通酸(包括王水在內(nèi))。在200—600℃可與熱濃硫酸、熱氫溴酸、次氯酸鈉和游離鹵素起化學反應(yīng)。不與許多熔融金屬,如金、銀、鈉和鉀以及熔融的堿起反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