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2月中國全部工藝美術品制造企業(yè)實現累計工業(yè)總產值175,088,236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21.76%;全年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168,483,841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23.27%;全年實現累計利潤總額7,743,791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66%。
2011年末,我國工藝美術品制造工業(yè)企業(yè)達3067家,行業(yè)總資產達2264億元,同比增長32.18%。2011年,我國規(guī)模以上工藝美術品制造工業(yè)企業(yè)實現主營業(yè)務收入達5027.4億元,同比增長36.17%;實現利潤總額達269.86億元,同比增長39.52%。
中國工藝美術生產隊伍較大、產值較高、品種較多、聲譽較盛的集中產區(qū),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3大城市和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川、湖南7個省。北京是元、明、清三代的故都。隨著封建王朝的衰敗和崩潰,許多宮廷工藝流傳到民間,形成了生產特種工藝品為主的集中產區(qū)。的產品有玉器、象牙雕刻、景泰藍、雕漆、雕填漆器、宮燈、琉璃工藝品、紅木小件、首飾、絨制工藝品、絹花等。另外,北京的地毯、補花、京繡,也獨具地方特色。天津盛產地毯,也是中國地毯出口的主要口岸。產品以純羊毛手工栽絨地毯為主,品種多,產量大,質量高。其他傳統(tǒng)產品有風箏、剪紙、楊柳青木版年畫和“泥人張”的彩塑、“刻磚劉”的刻磚藝術等。上海的工藝美術生產門類也很多,國內外稱著的有顧繡、絨繡、繡衣、地毯、玉器、象牙雕刻、漆器、首飾、黃草編織等。
山東省的花邊、草編,歷來是享譽海外的大宗出口商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此外、山東濰坊的嵌銀絲紅木小件、仿古銅器、風箏、拓片、木版年畫;淄博的美術琉璃和美術陶瓷;掖縣的石雕,都是傳統(tǒng)佳品。江蘇省工藝美術品種和產地之多,堪稱全國之首。舉世聞名的蘇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蘇州的緙絲、宋錦、紅木雕刻、明式家具、文房四寶、仿古銅器、裝裱、桃花塢木版年畫以及折扇、檀香扇、寶素珠等,都是聲名卓著的傳統(tǒng)工藝品。江蘇省工藝美術的主要產地和產品還有:揚州玉器和漆器、常熟花邊、南京云錦、宜興紫砂陶器、常州梳篦、無錫惠山泥人、南通彩錦繡等。浙江省的產區(qū)和工藝品有:青田石雕、樂清黃楊木雕、嵊縣竹編、蕭山花邊、杭州織錦、杭州綢傘和王星記折扇、龍泉青瓷和龍泉寶劍、溫州甌塑和挑花,以及臺州、寧波的草編、麻編等。福建省的主要產品有:福州的脫胎漆器、壽山石雕、龍眼木雕、軟木畫、德化瓷器,漳州臉譜、泉州木偶、竹編、廈門珠繡。廣東的工藝美術生產十分發(fā)達,的產品有粵繡、花邊、彩瓷、端硯、金漆木雕、藤編、葵編、草編、陶瓷、焰火爆竹等。主要產區(qū)集中在廣州、佛山、汕頭、肇慶、東莞等地。四川省是西南地區(qū)工藝美術的集中產區(qū),品種十分豐富,有蜀繡、漆器、首飾、瓷胎竹編、竹簾畫、篾絲扇、榮昌陶器、邛崍彩釉陶瓷等傳統(tǒng)產品。湖南省的工藝美術也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傳統(tǒng)產品有湘繡、菊花石雕、醴陵瓷器、邵陽竹刻、瀏陽爆竹、益陽水竹涼席和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