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星電視連接,都是由電纜和接頭連接起來的,可以說:“接頭”處理得好壞,是直接影響電視網絡正常運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所說有線電視網絡工程,就是“接頭”工程,這是大家的共識。
因此,網絡在運行一段時間后,故障頻頻出現。在過去維修記錄中,大多數是電纜接頭所造成的,要么芯線脫離,接觸不良,此類故障好排除。另一類故障是電纜接頭接水,嚴重短路,很難排除故障。舉例:用戶反映電視白天正常,晚上雪花點很嚴重。我們用多種方法查找,把故障范圍縮小在一電纜接頭處,拆開防水膠泥,發(fā)現里面滲進水。每當晚上時候,空氣濕度大,使電纜輕微短路,電壓下降,至使后面電視雪花嚴重。為使電纜不進水,我們準備了幾種方案,后選定了用軟塑料套管的方法。經過二年來觀察,基本解決了電纜進水的問題,證明此方法是可行的,是一個即簡便、花錢少,又效果好的好方法。
衛(wèi)星天線可分為正饋和偏饋兩種。正饋就是我們常說的大鍋,接收C波段節(jié)目,偏饋也叫小鍋,接收Ku節(jié)目的。C波段天線有1.35、1.5、1.8、2.1、2.4M等各種規(guī)格,在東北地區(qū)這幾種規(guī)格完全可以滿足接收國內所有頻道以及鳳凰衛(wèi)視、CNN、BBC、NHK等國際頻道的需要。目前美國駐沈陽總領事館等一批重要外國駐沈機構以及大的星級賓館也在使用中衛(wèi)天線,其質量受到了用戶的肯定。
Ku高頻頭種類由于Ku節(jié)目的頻帶較寬,相應的Ku高頻頭分為標準、寬帶、全頻帶三種。所謂寬帶,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大家知道,Ku信號工作在11G和12G的頻率上,這其中又可分為10.7-11.7G、11.7-12.2G、12.2-12.7G幾個工作頻帶,可以說只能工作在這幾個頻率范圍內的高頻頭就是所謂的窄帶高頻頭。相對而言像11.7-12.7G這樣的頻率范圍可稱為寬帶。而可以用來接收10.7-12.7G頻率范圍信號的高頻頭就可以稱作全頻帶。目前亞太地區(qū)上空的Ku衛(wèi)視節(jié)目除了一些常見的12G信號的節(jié)目外,還有許多11G的信號。寬帶高頻頭的頻帶范圍是11.7-12.7G,一般本振頻率是10.75G。
現在收看衛(wèi)星節(jié)目和原來有所不同,不只是數字機一種,已經向多媒體方向發(fā)展,可分為四種:免費數字機,也叫FTA,只能收免費節(jié)目,加密頻道看不了;卡機;電腦卡,用電腦看衛(wèi)視;模塊機,屬于卡機的一種,模塊是外接的。如果你只想看免費節(jié)目那簡單了,普通數字機價格都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