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油泵的安裝方法 :
1、將機組放在埋有地腳螺栓的基礎上,在底座與基礎之間,用成對的楔墊用校正用。
2、松開聯軸器,用水平儀分別放在泵軸和底座上,通過調整楔墊,校正機組水平,適當擰緊地腳螺栓,以防走動。
3、校正泵軸和電機軸的同心度,在聯軸器外圓上,允許偏差0.1毫米;兩聯軸器平面的間隙應保證2~4毫米,(小泵取小值)間隙要均勻,允差0.3毫米。
4、在接好管路及確定電動機轉動方向后,再接上聯軸器,并再校核一遍軸的同心芳。
5、在機組實際試運行2~3小時后,作后檢查,如無不良現象,則認為安裝合格。在試運過程中檢查軸承的溫度和振動情況如下:
6、在安裝過程中,為防止雜物落入機器內,機組的所有孔眼均應蓋好。
7、為防止管線中雜物進入泵內,對新安裝的管線,在泵膠應裝設過濾器,其有效截面應大于吸入管截面的2~3倍。進口泵
由兩個齒輪相互嚙合在一起而構成的泵稱為齒輪泵。它是依靠齒輪的輪齒嚙合空間的容積變化來輸送液體的,屬于回轉泵或可以認為屬于容積泵。齒輪泵的種類較多。按嚙合方式可以分為外嚙合齒輪泵和內嚙合齒輪泵;按輪齒的齒形可分為正齒輪泵、斜齒輪泵和人字齒輪泵等。
齒輪泵的工作原理及結構
外嚙合齒輪泵是應用*廣泛的一種齒輪油泵,一般齒輪泵通常指的就是外嚙合齒輪泵。它的結構如圖5 -14所示,主要有主動齒輪、從動齒輪、泵體、泵蓋和閥等組成。泵體、泵蓋和齒輪構成的密封空間就是齒輪泵的工作室。兩個齒輪的輪軸分別裝在兩泵蓋上的軸承孔內,主動齒輪軸伸出泵體,由電動機帶動旋轉。外嚙合齒輪泵結構簡單、重量輕、造價低、工作可靠、應用范圍廣。
齒輪泵工作時,主動輪隨電動機一起旋轉并帶動從動輪跟著旋轉。當吸入室一側的嚙合齒逐漸分開時,吸入室容積增大,壓力降低,便將吸人管中的液體吸入泵內;吸入液體分兩路在齒槽內被齒輪推送到排出室。液體進入排出室后,由于兩個齒輪的輪齒不斷嚙合,便液體受擠壓而從排出室進入排出管中。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不停地旋轉,泵就能連續(xù)不斷地吸入和排出液體。
泵體上裝有閥,當排出壓力超過規(guī)定壓力時,輸送液體可以自動頂開閥,使高壓液體返回吸入管。
在漸開線內嚙合齒輪泵中,小齒輪和內齒輪之間要裝一塊月牙板,以便把吸油腔和壓油腔隔開。當小齒輪帶動內齒輪轉動時,左半部輪齒退出嚙合,形成真空,完成吸油過程。進入齒槽的油液被帶到壓油腔,右半部輪齒進入嚙合將液壓油擠出,從壓油口排油。與外嚙合齒輪泵相比其流量脈動小,結構更緊湊,質量輕,噪聲小和效率高,還可以做到無困油現象等優(yōu)點。其不足之處是齒形復雜,需專門高精度加工設備加工。
在擺線形內嚙合齒輪泵(又稱擺線轉子泵)中,小齒輪與內齒輪相差一個齒,當小齒輪帶動內齒輪轉動時,所有小齒輪的輪齒都進入嚙合,形成幾個獨立的密封腔,不需設置月牙板。隨著內外齒輪的嚙合旋轉,各密封腔的容積發(fā)生變化,從而進行吸油和壓油。其特點是結構緊湊,零件少,工作容積大,轉速高,運動平穩(wěn),噪聲低。但由于齒數少,其流量脈動較大,嚙合處間隙泄漏大,所以此泵的工作壓力較低(一般為2.5~7MPa),通常作為潤滑、補油等輔助泵使用。
一.產品介紹:
夯發(fā)液壓泵作為液壓動力源(機械能轉變?yōu)橐簤耗埽?,廣泛應用與各類機械、機床以及其他行業(yè);直線共軛內嚙合齒輪泵作為液壓泵的一種,具有噪音低、污染敏感性小、使用壽命長、壓力等級多、可選性廣等特點顯著特點,已經在不同領域與行業(yè)逐步替代傳統(tǒng)的液壓泵,如葉片泵、柱塞泵等。
二.油口標識
所有內嚙合齒輪泵在出廠前均根據客戶的連接方式調整好進出油口的相對位置,以便于客戶安裝;所以客戶可參照以下圖片選擇內嚙合齒輪泵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