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銅其真實各種工藝范疇的重要來源,各種銅制品大局部都是從廢銅中提取的原料。大局部的精煉銅是主要原料之一,其中都包括廢銅以及新廢銅,舊廢銅是來自舊設備以及舊機器,一些廢棄物品公共設備等等,都是廢銅的大量來源。
有人士認為,銅是我國長期短缺的金屬,不存在過剩問題,建設銅冶煉能力還能充分利用國外礦產資源,因此不應限制上銅冶煉項目。我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誠然,我們確實缺銅,以2004年為例,我國銅總消費量450萬噸,其中通過自己礦山生產和廢雜回收的銅產量僅100萬噸,占22%,其余350萬噸是通過進口銅精礦、粗銅、廢雜銅、電解銅和銅材滿足國內需求的。建設銅冶煉企業(yè),本身不是制造銅,只是將銅精礦加工成電解銅。所以,建設銅冶煉項目,只能將我國對電解銅的需求變成對銅精礦的需求,僅僅改變了進口銅系列產品的結構,與提高我國銅自給水平并無關系。
各種純銅廢料,主要包括銅材加工廠和銅加工制造廠產生的純銅的邊角料、切頭、廢次材、半成品、線材、廢品等;允許有報廢的純銅裸線和銅管等其它純銅制品,但不許有水垢、油污、涂層等;廢銅料中不允許含有任何雜質和銅合金,也不許含有毛絲、車屑、磨屑和厚度小于1mm的銅板。其實他們都叫紫銅,不過市場交易比較多的那種叫做紫雜銅,銅含量在80%左右,還有黃銅也交易的比較多的廢金屬品種,一般的黃銅是59黃銅就是含純銅59%的,其余的成分以鋅為主,這種銅也叫做黃雜銅。
2號銅線:無合金的廢銅線,含有雜料,含銅量為96%(小含量94%)。不得含有過分鉛化和錫化的銅線、焊接過的銅線、黃銅和青銅線、過多的油、廢鋼鐵和非金屬、脆的過燒線、絕緣性銅線和過多的細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