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鉻工藝尚存在的問題:
1、鉻酸有較高的毒性,對人的身體危害甚大,廢氣和廢液必須經過處理,因而耗資較多。
2、由于電流效率很低,而槽電壓又高,因此電能消耗較大。
3、由于使用高電流密度,所以電源設備投資增加。
4、由于采用不溶性陽極,消耗的金屬鉻需經常補充鉻酐,才能保持電解液中各成分的相對穩(wěn)定。
5、由于陰極大量析氫,鍍層和基體金屬產生氫脆。
6、鍍層孔隙率高,鍍層裂紋通底層。
電鍍硬鉻是一種利用電解池原理在機械制品上沉積出附著良好的、但性能和基體材料不同的金屬覆層的技術。電鍍層比熱浸層均勻,一般都較薄,大家知道這種電鍍硬鉻的表面處理工藝的作用嗎?
1、鍍銅:打底用,增進電鍍層附著能力,及抗蝕能力(銅容易氧化,氧化后,銅綠不再導電,所以鍍銅產品要做銅保護)。
2、鍍鎳:打底用或做外觀,增進抗蝕能力及耐磨能力,(其中化學鎳為現(xiàn)代工藝中耐磨能力超過鍍鉻)。(注意:許多電子產品,比如DIN頭,N頭,已經不再使用鎳打底,主要是由于鎳有磁性,會影響到電性能里面的無源互調)
3、鍍金:改善導電接觸阻抗,增進信號傳輸。(金穩(wěn)定,也貴。)
4、鍍鈀鎳:改善導電接觸阻抗,增進信號傳輸,耐磨性高于金。
5、鍍錫鉛:增進焊接能力,快被其他替物取代(因含鉛現(xiàn)大部分改為鍍亮錫及霧錫)。
6、鍍銀:改善導電接觸阻抗,增進信號傳輸。(銀性能,容易氧化,氧化后也導電)。
電鍍硬鉻是在各種基體表面鍍一層較厚的鉻鍍層,我們在完成這一項工作時并不代表這項工作完成了,其實后面還有很多后續(xù)工作要做,為大家介紹下電鍍硬鉻后要進行的五大處理。
一、清洗
清洗是鍍處理的重要工序。一是把零件上附著液清洗干凈,以保證鍍層的防腐或裝飾性能;二是避免零件上附著液帶入下道工序而造成污染,甚至使電鍍硬鉻過程中每道工序造成缺陷,還可能使鍍層因滲入鍍液而使產生銹蝕、發(fā)白等現(xiàn)象。
二、驅氫
是為了消除氫脆的危害,而采用熱處理,將氫從零件內趕出的過程。
三、鈍化
是采用某些化學反應,使金屬表面形成致密的化合物膜以防止鍍層金屬被空氣氧化,以起到提高抗腐蝕性的作用。
制造和處理模具的時候,首先要解決的是材料的問題,不同的形成方式、尺寸要求以及使用頻率下,對于模具材質的要求是不同的。不僅如此,模具材料的可切削性也與很多要素有關。
據(jù)測試發(fā)現(xiàn),熱加工工具鋼可以承受模鑄、鍛造和擠壓時的相對高的溫度;而) 冷加工工具鋼則只能用于下料和剪切,并以冷加工的方式使得模具成型。
從尺寸角度來看的話,大尺寸的模具通常使用預硬鋼作為原料,而整體淬硬鋼則可以用于小尺寸模具的制作。
每一種模具制作成型之后它的使用次數(shù)是不同的,對應的材料也要有差別,如果是長期使用的模具,應使用高硬度鋼,因為其硬度等級較高,不容易磨損;而中等長時間使用的模具用預硬鋼較好;短時間使用的模具軟鋼就可以了。
模具加工的時候,材料的可切削性對其成型質量有極大的而影響,而這方面又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擾,包括化學成分、鋼的結構、性能、雜質等等。
一般情況下,鋼的合金成分越高,加工模具的時候難度就越大,當碳含量增加時,金屬切削性能就下降。不同的結構影響金屬切削性能,相比之下鍛件和鑄件加工前起來難度會更大一些。
性能主要指的就是材料的硬度,鋼越硬,就越難加工,所以當硬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只能用特質的工具才能進行加工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