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視覺上的色、香、味
菜品拍攝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很好地表現(xiàn)出菜品的色、香、味以及質感,以引起觀者的食欲。菜品攝影簡單地說應該是“手機黨”們的專長,每每菜品上桌,***看到的不是筷子在舞動,而是手機在咔嚓嚓的拍攝,發(fā)微博、曬美食,這應該是菜品拍攝的原動力,這些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常見也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但是要想真正把食品拍得精彩,卻并非易事。難拍的主要是食品往 往只在烹飪好的時刻才達到完美狀態(tài),而維持這一狀態(tài)的時間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鐘, 烹飪好的食品經過擺設、布光和測光以后,再被記錄到相機里,就有可能變得晦暗而無生氣 。因此,把握好食品攝影的時機是非常重要的。
諾鼎菜譜深耕北京菜譜設計制作和菜品拍攝多年,有一些觀點,用“通感”的修辭手法來講叫:菜品的視覺飄
2. 首先器材場景的準備
拍攝菜品的器材并不是很復雜,關鍵就是閃光燈(也可以是白熾燈)要準備三到五只,然后是背景布、聚光筒(俗稱豬嘴)蜂巢、柔光箱、牛油紙??這些在網(wǎng)上都可以采購到,花費3000-5000元就可以了。為了取得良好的拍攝效果,***就近在廚房附近拍攝,方便烹飪,方便把握時機, 使菜品的形狀、質感和色彩都能得到很好的定格。菜品攝影講究被攝體的色澤和細微的質感表現(xiàn),所以,一般的單反相機加一只三腳架即可,如果條件許可,當然是有個好相機和100mm微距鏡頭,能夠強有力地表現(xiàn)菜品的某一局部和細節(jié)。
諾鼎菜譜深耕北京菜譜設計制作和菜品拍攝多年,有一些觀點,用“通感”的修辭手法來講叫:菜品的視覺飄
3. 拍攝中的技巧
拍攝菜品,一般要準備三種背景,白色背景、黑色背景或者灰色背景和實物背景,白色背景清淡素雅的表現(xiàn),黑色背景能夠有力突出食材的特色,還可以拍攝出熱氣騰騰的氣霧的感覺,這些都是黑背景的優(yōu)點,還有一種實物背景,即選擇跟食材相關的產品作為背景,或虛化背景,或者截取部分局部。拍攝的原則是色彩一定要真實,追求色彩的正常還原,食材的擺設一定要顧及到各種顏色的搭配,還有立體空間,做到光影結合,拍攝出立體感。拍攝的時候,要準備一些食用油,用刷子適當刷在主菜上,增加食材光亮度。就算是有經驗的攝影師也不得不承認拍攝食品是有難度的。我們一般說拍攝人像是難拍的,因為要把握好人物的神態(tài)瞬間,但是拍攝菜品雖然不像人或動物有著豐富的表情,但是你要把呆板的菜肴拍“活”了,那就算是成功了。如若不然,不能掌握 拍攝的“火候”,膾炙人口的食品完全會變得讓人退避三舍,大倒胃口。
4. 糕點的拍攝方法
對于質地粗糙的食物,如切開的面包和蛋糕,光線應該是柔和而有方向性,所以柔光罩和蜂窩罩使用得較多。對于蔬菜和水果,由于形狀上的不規(guī)則而容易產生投影,以使用散射光為主。對于某些表面沾 滿油脂的食品,如烹調好的菜肴、紅燒或熏烤的肉類,布光時不能過于求實,平均的光線只能使食物顏色深重,缺乏美感,所以布光時應格外關注主體上的照明,光線要透,略微硬一些也無妨,光線不一定非從正面或上面照亮食品,可以嘗試使用偏側的主光和有個性的副光。如果拍攝具有一定透光性的食物如蔬菜、薄片、果凍、飲料時。光線的強度和柔度應該巧妙結合,適當?shù)剡\用輪廓光和逆光表現(xiàn)被攝物的誘人之處是非常關鍵的。
諾鼎菜譜深耕北京菜譜設計制作和菜品拍攝多年,有一些觀點,用“通感”的修辭手法來講叫:菜品的視覺飄
5. 小招出效果
拍攝菜品還有諸多技巧, 比如在水果上涂上一層薄薄的油脂,然后噴射上水霧,就會使水果產生晶瑩剔透的效果,再通過光影的配合,垂涎三尺的圖片就應運而生了。拍攝冒著熱氣的菜肴,那就找一個吸管,吸一口煙,再往菜品上一吹,快門一按,就出現(xiàn)熱氣騰騰的場景。拍攝肉類菜品,可以涂上精制的食用油,再用牛油紙反光,就會出現(xiàn)肉質鮮嫩的感覺。比如拍攝排骨一定要選擇***吃的那一段, 每一塊的長短肥瘦盡量做到一致,烹飪的時候要七分熟, 這個時候的肉質是鮮艷的,具有強烈的質感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