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苗的馴化過程很簡單,馴化初期要在池塘內的每個角落都投放飼料,幼苗適應飼料后就會逐漸的縮小投食的范圍,馴化成功后就可以在固定的投放地點進行喂食啦,馴化的好處主要是方便日后的管理,同樣觀察黃顙魚的生長情況也很方便。
選擇池塘。選擇面積5~20畝的池塘,要求有充足的水源,水質符合養(yǎng)殖用水標準。池塘進排水方便,池底平坦,能保證1.5~2m水深,因水深不夠,光照過強,不適合黃顙魚喜弱光下攝食的習性。同時要求池塘底質以沙質土,底部淤泥控制在10~15cm,并要求保水及保肥性好,有機物質分解較快,池塘容易培肥,每個池塘必須配備增氧機和抽水機等機械設備。
實踐表明,成魚塘套養(yǎng)黃顙魚,不需增加餌施也不影響其它魚類生長,還可有效清除池中與養(yǎng)殖魚類爭食、爭氧的野雜魚蝦,促 進池塘水體、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生態(tài)良性循環(huán)。同時,黃顙魚還能吞食水中的錨頭蚤及橈足幼體,減少魚病的滋生,提高養(yǎng)魚經濟效益。
為了使魚苗在下塘后能獲得較多的適口餌料(輪蟲、小型枝角類),一般在清塘10天后(輪蟲、小型枝角類繁殖高峰期)開始放苗。放苗時一定要注意調節(jié)溫差,溫差不能超過5°C。放養(yǎng)時間在晴天的上午合適,每畝放養(yǎng)花10~15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