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熬出一壺醇香沁人的奶茶,除茶葉本身的質量好壞外,水質、火候、和茶乳不中也很重要。一般說來,可口的奶茶并不是奶越多越好,應當是茶乳比例相當,既有茶的清香,又有奶的甘醇,二者偏多偏少味道都不好。還有,奶茶煮好后,應即刻飲用或盛于熱水壺以備飲用,因在鍋內放的時間長了,鍋銹影響奶茶的色、香、味。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有“拉茶”,制作方法與香港奶茶差不多,但中間多一道“拉茶”的工序,是一門很講技巧的手藝。所謂“拉茶”即是將已煮好的奶茶由一個器皿高空倒入另一個器皿中,此過程會被重覆數(shù)次,高度的沖力被認為可以增加奶茶的濃郁和使之更香滑均勻。但亦有人指這些工序不夠衛(wèi)生,會對奶茶的品質構成負面影晌。
蒙古族喝的咸奶茶,用的多為青磚茶或黑磚茶,煮茶的器具是鐵鍋。煮咸奶茶時,應先把磚茶打碎,將洗凈的鐵鍋置于火上,盛水2~3千克,燒水至剛沸騰時,加入打碎的磚茶50~80克。當水再次沸騰5分鐘后,摻入牛奶,用奶量為水的五分之一左右,稍加攪動,再加入適量鹽巴。等到整鍋咸奶茶開始沸騰時再放少量炒米進去,才算把咸奶茶煮了,即可盛在碗中待飲。
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qū)的奶茶千百年來從未改變,至今仍然是日常飲用及待客的必備飲料。其他地區(qū)則有不同口味的奶茶,如印度奶茶以加入瑪薩拉的特殊香料聞名;發(fā)源于香港的絲襪奶茶和發(fā)源于臺灣的珍珠奶茶也獨具特色。奶茶兼具牛奶和茶的雙重營養(yǎng),是家常美食之一,風行世界。奶茶品種包括了奶茶粉, 冰奶茶,熱奶茶,甜奶茶,咸奶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