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總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中涉及消防的防火間距、消防車道、消防水源等;
2、建筑的火災危險性類別和耐火等級;
3、建筑防火防煙分區(qū)和建筑構造;
4、疏散和消防電梯;
5、消防給水和自動滅火系統(tǒng);
6、防煙、排煙和通風、空調(diào)系統(tǒng);
7、消防電源及其配電;
8、火災應急通道、應急照明、應急廣播和疏散指示標志;
9、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消防控制室;
10、建筑內(nèi)部裝修;
11、建筑滅火器配置;
12、國家工程建設標準中有關消防的其他內(nèi)容;
13、查驗消防產(chǎn)品有效文件和供貨證明。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消防燃燒學(54學時)、建筑滅火設施(46學時)、防排煙技術(36學時)、建筑防火 (54學時)、工業(yè)企業(yè)防火(54學時)、電氣防火及火災監(jiān)控(64學時)、消防監(jiān)督管理(54學時)、 建筑結構與耐火設計(54學時)。
示例二:工程流體力學(48學時)、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48學時)、系統(tǒng)工程(48學 時)、燃燒學(48學時)、建筑防火工程(48學時)、火災動力學(48學時)、滅火工程(48學時)、火 災識別與聯(lián)動控制(48學時)、建筑防排煙工程(48學時)。
畢業(yè)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消防工程、土木工程、工程和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各類消防技術、措施和技術監(jiān)督的技能;
3.具有對消防工程進行監(jiān)督、管理和滅火救援、管理部隊的基本能力;
4.熟悉消防監(jiān)督管理、滅火救援的方針、政策和法規(guī);
5.了解本學科國內(nèi)、國際的應用前景;
6.掌握文件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管子公稱直徑≤100mm時,應用螺紋連接;其他用焊接或法蘭連接。噴頭布置的水平距離應根據(jù)火災危險等級確定。 報警閥組安裝應先安裝水源控制閥、報警閥,在進行報警閥輔助管道的連接。水力警鈴應安裝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外墻上,應方便檢修。
3.干粉滅火系統(tǒng)管道包括氣體管道和干粉管道,這兩種管道要求潔凈,不能銹蝕。